搬离穷窝窝开启新生活广西日报

10月13日中午,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镇兴仁村坡漂移民安置小区,罗炳田一家五口在敞亮的客厅里享用一桌丰盛的午餐。一家人有说有笑,其乐融融。听清记者的来意,罗炳田开口便说:“现在的政策真的好!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

搬迁前,罗炳田一家在甲篆镇兴仁村那球屯生活,自然条件恶劣,老屋子瓦不挡雨,墙不遮风,安全有隐患,每逢雨天、冬天更是苦不堪言。罗炳田因为没有技术特长,两个小孩读书,无法外出务工,只能在家务农,生活捉襟见肘,精准识别时只得了36分。年底,罗炳田一家搬迁到坡漂移民安置小区后,不仅住房安全得到保障,而且生活状况也有了很大改观。帮扶干部申请了公益岗位,让他逐渐走出了困境。

年,在驻村第一书记李翔村的帮助下,罗炳田申请小额信贷,获得3万元发展资金,他购买了20只小山羊,开始养殖发展之路。“经过一年的努力,年我全部还清了小额信贷款项,现在还有存栏羊50多只,发‘羊’财之路越走越顺,终于告别了以前那贫苦生活了。”罗炳田说,“目前我正在谋划加大养羊规模,带动周边群众一起发‘羊’财。”

“山公式里的苦日子真把人过怕了,看病难、孩子上学难,住房条件差,生活条件落后,全家人的收入来源只能靠在石缝里种玉米,一年下来只能够勉强填饱肚子。”回想起以前的日子,如今已经搬进大化瑶族自治县古江移民安置点的卢泉感慨万分。

卢泉老家在该县古河乡坡尺村,村里基础设施滞后,生存环境恶劣,每年还缺水超过3个月,一家人辛苦劳作,仍然难以解决温饱。

“全家人住进宽敞明亮的安置房,放下农具,做起生意,全靠党的好政策。”卢泉感慨地说。现在,他一家5口不仅搬进了安置房,还在达吽小镇开了家农特产小店,有稳定收入,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搬出穷山窝,开启幸福新生活的不仅是罗炳田、卢泉。脱贫攻坚以来,河池市易地扶贫搬迁投资.89亿元,建设个移民安置点,建设住房4.13万套,搬迁18.22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7.62万人,搬迁人口涉及11个县、区,搬迁规模为全区第二、整屯搬迁数量全区最多;截至年底,搬迁入住率%。

完成搬迁安置之后,河池市将工作重心全面转移到后续扶持工作上来,全力做好搬迁群众就近就业、稳定增收等各项工作。截至目前,全市搬迁劳动力实现就业3.89万户8.24万人;全市个集中安置点引入家就业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人;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个,户均就业1人以上,实现了有劳动力搬迁家庭“一户一人以上就业”的工作目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chizx.com/hcsgr/109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