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4日焦点图人民资讯
近年来,蒙山县深入实施“三企入桂”行动,并建立“企业、问题、任务”3个清单,全力解决用地、用工、用电、融资、物流等生产要素存在问题,推进企业增产增效。图为蒙山工业园区内至元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女工正在生产气球。姚让和摄(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5月11日,在梧州市中恒集团龟苓膏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线开足马力加紧生产,满足市场需求。该企业率先建立国内技术领先的龟苓膏现代化生产线,培育的龟苓膏品牌入选“中华老字号”和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何华文岑燮杏摄(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5月8日,广西消费帮扶产品松山湖体验店在广东省东莞市繁华的松山湖街区揭牌开业。广西特色浓郁的山茶油、火麻油、富硒米、海鸭蛋、螺丝粉、芒果干、甘蔗醋、刺梨汁、生态菌等上百款农产品集群上架,大受欢迎,当天货架展销品销售量约七成。图为在深圳海吉星农产品物流园,设有深圳对口帮扶的广西河池、百色两市农产品展销区。蒙夺摄(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千亩花海、蒸汽火车、星空露营、特色美食……”在南宁市西北郊,广西最大的城郊型森林生态旅游基地——高峰森林公园坐落于此。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高峰森林公园推出众多丰富多彩的游乐活动,受到游客热捧。5天假期里,园区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成为我区最受欢迎的“打卡地”之一。图为米长的魔毯可将游客送达玻璃桥。记者王艳群摄(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5月10日,大新县硕龙镇念典村念斗屯百亩高标准农田一角。自高标准农田建设以来,该村水稻亩产由公斤提升至公斤以上。近年来,大新县加大投入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6万多亩,不仅便于机械化耕作,而且抗灾御灾能力大大增强,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记者莫迪通讯员黄德民摄(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近日,南宁市青秀区南湖学区举办“和韵合美”——校园主题文化活动特色成果展演暨学区嘉年华活动,意在集中展现“一校一特色,推进学区内校园文化活动特色凝练与宣传”,搭建学区学生活动交融、情感交流平台。记者何学俏摄(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近日,广西纺织服装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十万级无尘车间获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荣誉称号。去年,该公司累计生产各类防护口罩万只、隔离服3万余件,为打赢疫情防控战、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作出积极贡献。图为职工在口罩生产一线工作。记者覃海明通讯员韦麟智摄(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崇左片区利用友谊关口岸的优势,大力发展互市商品落地加工产业,目前共带动发展互市商品落地加工企业23家。图为工人在某水果加工项目车间进行芒果加工。记者简文湘通讯员庞俏妃摄(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日前,扶绥县新宁镇塘岸村坛佑屯几十名外嫁女穿上节日盛装,回娘家探亲。她们除了带来自制的拿手美食与乡亲们分享外,还带来了不少乡村振兴的“金点子”。图为外嫁女给长辈敬茶。记者陈明桂通讯员卢文斐摄(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近日,天等县各中小学积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图为5月6日该县城关小学一年级学生正在诵读古诗《游子吟》。记者陈明桂通讯员黄丽华摄(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近日,德保县城关镇那温村党支部的党员携手百色市众力爱心协会志愿者组成“环保妈妈”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河道清理、水资源保护等爱心公益环保行动,共同守护美丽洁净家园。图为那温村党员志愿者清洗村里水池。李淑萍言丽雁摄(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5月12日,在贺州市八步区步头镇梅花村,果农在采摘李子。当前该市早李进入成熟期,当地果农加紧采摘供应市场。廖祖平摄(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5月13日,在田东县一家智慧育苗工厂,工人们正忙着育苗、选苗、嫁接,为当地蔬菜基地提供更高品质的种苗。该工厂是天成(田东)国家有机农业综合体项目的子项目,总投资约1.2亿元,年育苗1.2亿株,是当地蔬菜产业的重要支撑。记者韦鹏雁通讯员周金鹏摄(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近日,在北海市海城区赤西村,技术人员正在操控无人机给早稻喷洒农药。与传统背负式喷药防病相比,无人机具有智能化、效率高的优点,保障了水稻品质,助力农户增产增收。林启波摄(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每日焦点图由广西新闻网综合。
本文来源:广西新闻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chizx.com/hcsgr/9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