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通

      

11月10日上午,文化部召开“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专家论证会”,河池市编制的《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获得通过。据了解,该总体规划通过后,保护区建设工作即将全面铺开。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专家论证会现场

      

此次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专家论证会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王福州主持,专家评审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罗微、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相关专家学者组成,专家评审组认真审查项目规划,分别听取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唐正柱关于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以来建设情况以及下一步的建设措施;规划编制单位关于总体规划的详细汇报以及河池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体育局局长杨卫群就如何落实和实施总体规划的汇报。

专家评审组认真审查项目规划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王福州主持论证会

文化厅副厅长唐正柱就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以来建设情况以及下一步的建设措施情况进行汇报

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刘国建认真聆听汇报

规划编制单位马强博士就总体规划进行详细汇报

河池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体育局局长杨卫群就如何落实和实施总体规划进行汇报

      

专家评审组一致认为《总体规划》的编制基础较好,对铜鼓文化的内涵和地域特点把握较为准确,对河池铜鼓文化生态保护现状分析客观具体,保护传承措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体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河池市人民政府及文化行政部门对建设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工作的重视和负责精神,体现了当地广大民众的意愿,对推动河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工作具有现实意义,对于推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西北民族大学宁梅教授就总体规划进行讨论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罗微就总体规划进行讨论

南京大学徐艺乙教授就总体规划进行讨论

北京师范大学萧放教授就总体规划进行讨论

中央民族大学王华教授就总体规划进行讨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就总体规划进行讨论

罗微代表专家评审组宣布评审结果

      

据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富、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并经过文化部批准设计的特定区域。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于年12月由国家文化部正式批准设立,在河池挂牌,为全国18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之一,也是广西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为使总体规划更加科学完善,年6月,河池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体育局与北京大学人类学与民俗研究中心达成协议,深度研究河池铜鼓文化的整体性保护,编制总体规划。编制组进入河池工作期间,河池市文广新体局配合发改、国土、旅游、教育、民族宗教事务等部门开展工作,进行深入的田野调查,获取了详实的数据资料和文献资料,确保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河池市先后三次组织当地专家学者、各相关部门就编制内容进行讨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还先后组织区级专家进行讨论并进行评审。编制组充分采纳了上述讨论论证中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历时两年,几经易稿,完成总体规划的框架和内容。

              

长按







































治疗白癜风哪里治疗最好
白癜风的症状有那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chizx.com/hcsmj/236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