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壮乡同胞致富梦测绘地理信息助力
技术人员研发河池市精准脱贫攻坚作战指挥系统。何永宁摄
“脱贫攻坚指挥系统用起来真方便、真高效,衷心感谢自治区测绘地信局,衷心感谢全体研发人员。”前不久,在河池市政府会议室,河池市副市长钟洪在会见广西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周飞时由衷称赞,连声感谢广西局对河池市脱贫攻坚工作的支持。以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河池市扶贫工作为切入点,广西局与河池市政府的业务协作迅速开展。双方签署了深化全面合作战略协议。
近3年来,广西局立足数据优势、技术优势和平台优势,主动服务全区脱贫攻坚工作,在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脱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各级扶贫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外业人员在贫困山区实地采样。林海兰摄
上门服务地理信息助扶贫
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到年帮助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伟大时代号召和动员。党中央、国务院做出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后,广西局党组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历史使命感,闻风而动,主动融入全区脱贫攻坚工作,把助力脱贫攻坚作为发挥部门优势、服务全区发展、加快事业转型的重要抓手。
经过深入调研,并与自治区扶贫、农业等部门座谈沟通,局党组认为,地处桂西北的河池市脱贫任务异常艰巨,全市11个县(市、区)中,有7个国家级、3个自治区级贫困县,68万各族同胞生活在温饱线以下,超过广西贫困人口的1/5。从助力河池市脱贫工作入手,由点及面,复制成果,对于推动全区脱贫攻坚工作意义重大。
为此,广西局主要领导带领技术人员赴河池市,主动上门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扶贫部门同志推介该局的数据优势、技术优势和平台优势,以及利用地理信息服务脱贫工作的具体思路。经过反复沟通协商,河池市委、市政府决定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和平台,由广西地理国情监测院承担研发河池市脱贫攻坚指挥系统,作为各级党委、政府和扶贫部门开展扶贫工作决策指挥的重要平台。
研发平台指挥系统显神通
“帮扶谁、谁来帮、怎么帮、进度如何、成效如何”,这些都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工作和衡量标准,也是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脱贫的应有之义。广西局研发人员紧紧围绕实战需要开发指挥系统,将一个基础平台、两级指挥系统、三层用户管理、六大业务模块集于一体,极大方便了市、县、乡、村四级干部决策、管理和日常工作。
一个基础平台,就是基于天地图?广西公众服务平台开发指挥系统。两级指挥系统,包括市、县两级指挥系统,每级系统都开发了桌面版和移动端版。县级指挥系统突出扶贫信息精准到户、精准到人,市级指挥系统突出宏观管理和展示。桌面版可以完成系统所有功能操作,移动端版主要实现数据采集、数据上传、数据更新、信息查阅和辅助导航等功能。三层用户管理,即指挥系统可以满足领导决策、业务管理和帮扶干部的三个层级的工作需求,分级设置系统权限,实现对各层信息调阅和更新。其中,领导决策采用大屏幕展示功能来实现,扶贫部门业务管理通过电脑和手机办公实现,帮扶干部通过手机实现点对点办公。指挥系统开发了6大业务模块共个功能点,承载了13类专题图共个图件。这6大业务模块包括战区分布、战场研判、战术指挥、战情监督、战果展示和综合查询。6大业务模块为扶贫日常业务处理和领导决策提供了形象直观、功能齐全和集中统一的管理平台。比如,综合查询模块借鉴百度地图查询理念设计,通过输入几个关键字,如输入贫困户某一信息,就能查询到该贫困户全部相关资料,并在图上定位其房屋所在位置。
指挥系统的建成使用,实现了扶贫、农业、水利、民政、移民等各部门信息互通共享,给扶贫工作带来极大便利。在系统中,只要点击贫困户的姓名、本人相片、房屋地址、家庭人口、收入状况、致贫原因等文字、数据、图表、照片,信息就一目了然,从根本上杜绝了扶贫工作弄虚作假、骗保骗补的可能。此外,系统还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吉祥村驻村第一书记盘贻峰感慨说:“原来修建一条几公里长的村屯级道路,需要两天时间进行外业踏勘,现在在系统上操作,通过技术人员内业处理半天时间就完成了。”
指挥系统的建成,不仅得到了河池市委、市政府和扶贫部门的高度评价,也引起了自治区领导的高度重视,自治区两任常务副主席唐仁健、蓝天立多次作出批示,充分肯定广西局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的独特作用。年9月,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在贵阳市召开的全国地理信息精准扶贫应用现场会上,广西局作为全国3个先进省局之一做经验介绍。目前,该系统已在崇左、环江、巴马等市县成功复制推广。
基于指挥系统的研发理念,年下半年,广西局应自治区扶贫办请求,组织技术人员开发了广西贫困户房屋坐标采集系统,经在巴马县测试验证,贫困村的村干部利用定制的系统,不需要技术人员的协助,就能在电脑或手机上独立开展贫困户房屋坐标采集工作,平均每村每天可完成户贫困户房屋的坐标采集工作。借助该系统,当年11月至12月短短1个月时间,扶贫工作者就全部完成全区万贫困户房屋坐标采集。相对于传统的工作模式,工作效率提高4倍以上,采集成本只有原来的1/10。由于广西贫困户房屋坐标采集系统的成功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基层扶贫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广西局研发人员又接连研发了广西贫困户新房建设采集系统、广西贫困户移民搬迁采集系统等。
航飞助阵发展生产受惠多
如果说指挥系统的研发,方便了各级党委、政府对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决策管理;那么,如何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和成果,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广西局也开展了多方面的尝试。
年初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万亩葡萄产业基地落户川山镇,迫切需要高分辨率影像用于规划和决策。应县政府的请求,广西局立即组织人员前往现场利用1周时间完成了亩无人机航摄和高清影像图生产。借助高清影像图,葡萄园规划和实施进展顺利,第一期葡萄种植赶上季节。毛南族同胞第一次感受到了无人机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巨大帮助。
除了特定项目的无人机航摄外,广西局还向贫困地区积极提供0.2米分辨率的高清影像、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天地图?广西瓦片数据和地名普查数据,帮助县级党委、政府扶贫工作提供决策参考,同时也为贫困地区种养大户扩大种养规模、了解市场信息提供参考。年以来,广西局还多次邀请贫困地区县、乡、村三级干部到广西局参观考察,让他们实地了解感受测绘地理信息资源、技术和成果,以便让测绘地理信息更好地服务于全区脱贫攻坚工作。
为服务于广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年下半年以来,广西局承担实施全区统一航空摄影项目,项目总预算6.04亿元。经过3年的努力,广西第一次获取了全区陆域地面分辨率为0.16米的航空摄影成果,并据此生产数字正射影像图和数字高程模型。截止年4月,这些影像成果全部分发给各市国土、农业等部门,全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得以顺利推进。到年第一季度,全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户可颁证率超过95%,明显高于全国平均进度,为达到中央要求的在年全面完成此项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拿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证》后,一批困难群众因为土地流转而脱贫奔小康。
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地理信息与其他扶贫信息的融合尤为必要和迫切,为此,广西局加大了技术研发力度。日前,由广西遥感信息测绘院立项研发的精准脱贫攻坚监测系统V1.0已成功应用于天等县精准扶贫工作中,实现了脱贫攻坚纸质办公模式转变为数字化管理模式,以及市、县系统数据的互通,避免数据的重复采集与更新,切实提高了工作效率,受到基层扶贫工作者的广泛好评。该软件经国家版权保护中心审核获得了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
“下一步,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强与扶贫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协作,狠抓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按照十九大的要求,确保脱贫奔小康的路上一个同胞都不少。”展望未来,广西局局长周飞充满信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chizx.com/hcsmj/3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