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山这名90后患癌第一书记上新闻了整个

上方蓝字"河池人民大团结"免费   林丹丹没想到的是,随后的2年多时间,她的生活会是这样的——先后到三个村(社区)“救火”,第二次切除骨瘤手术、累倒在工作岗位上……在脱贫攻坚这股时代洪流中,她从中国最繁华的大都市上海回到桂西北小山城,与贫困进行战斗,也从不知所措的黄毛丫头成长为从容坚定的青年战士。

  林丹丹的故事,简单而又不凡。

林丹丹(左)入户走访。

战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一个比乒乓球还大些的骨瘤,改变了林丹丹的生活轨迹。

  年2月初,正在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大四的林丹丹,被意外查出大腿骨患有骨瘤。一个星期后,林丹丹进行第一次骨瘤切除手术,肿瘤被全部挖出,取自己的髂骨进行填充,再放入20厘米长的不锈钢支架,一共缝了34针。

林丹丹大腿骨患有骨瘤。

  这一年,林丹丹23岁。“当时,我甚至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明天。”这次手术,让林丹丹对生活重新进行选择——作为第一批校推生,她早已与上海市一家企业签约,毕业时还荣获“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称号,大城市的生活已经在向她招手。

  躺在病床上,林丹丹第一次认真思考着人生的意义:“如果有一天真的走了,我给这个世界留下了什么?”

林丹丹做完手术后躺在病床上。

  “每次放假回家,都看到家乡发生明显的变化。”林丹丹说,回老家从要走2个多小时山路,到1个小时的砂石路,再到20多分钟的水泥路,村里的面貌日新月异,“脱贫攻坚悄悄改变着家乡和我的生活。于是,我把目光转向了基层。”

  “大学期间,我享受了助学贷款、一等助学金等国家政策,可以说是国家供我上的大学。”林丹丹说,如果能在热血沸腾的年纪,投身脱贫攻坚这场新时代的伟大战役,人生是不是更有意义呢?

林丹丹的荣誉证书。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林丹丹选择了回报家乡,毅然考取选调生。年8月,通过广西选调生录用考试后,她被分配到凤山县最偏远的乡镇砦牙乡工作。

  工作不到4个月,林丹丹主动请缨要求驻村。年1月,经乡党委批准,林丹丹被派到砦牙乡砦牙村担任驻村工作队员,因驻村工作表现出色,当年3月又被派到隆梅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林丹丹。

  年9月底,林丹丹被派到平雅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组组长;年4月,她又被派到凤城镇担任团委书记,兼任凤阳社区第一书记。

  “其实我更像一名‘救火队员’。”林丹丹笑言,从砦牙乡政府到砦牙村、隆梅村、平雅村,以及后来的凤城镇凤阳社区,她在2年多时间里换了5处“战场”,战斗的热情始终未减。

战士——“前行路上百折不挠”

  一个近10米高的小土坡,成了林丹丹驻村时的又一个“战场”。

林丹丹拄拐进村。

  年5月14日,林丹丹骨瘤恢复性第二阶段手术后回村上班的第一天。虽然左腿完全不能动,但右腿是好的,林丹丹自己开车进了村。

  当时隆梅村村委会办公楼的楼梯还没建好,老村部楼前有个近10米高的土坡,要去办公室,这个小土坡是“必经之路”。由于左腿又不能弯曲,林丹丹就像个战士,完全卧倒在土坡上,匍匐着向上爬行。

林丹丹拄拐工作。

  村干们看到后,赶紧出来帮忙,他们在坡上拉着拐杖,林丹丹用右脚跟着使力,一步一蹭地爬上了土坡。之后的一个多月,林丹丹都是这样在村干部的帮助下,“爬”进村委会办公楼的。

  那时,林丹丹第二阶段手术刚结束1个月。同样的34针,开在同样的位置,医嘱上写着“要求彻底卧床3个月,静养6个月后再视情况拄拐”,林丹丹却拄着双拐回村了,“村里事太多,我放心不下。”

林丹丹拄拐工作。

  年6月底,在开展驻村工作时,林丹丹不小心摔倒在坡下,伤口裂开,医院抢救。县里了解情况后,把她调回乡里任组织干事。恢复到能单拐行动后,她又再次主动申请驻村。

  刚到平雅村时,村民们见来了个年轻姑娘,还拄着拐,都认为她不过是来“挂个名、镀个金”,一些村民还觉得她拄着拐杖进家门不吉利,要赶她走。

林丹丹教村民功夫扇。

  “真的委屈,也哭过,但我不想认输。”林丹丹说,脱贫攻坚战,一名战士想要更好地战斗,必须紧紧地依靠群众。她把自己的钢琴搬进了村里,主动教村民们弹钢琴,借机联络感情,之后还教村民们打功夫扇。一来二去,她很快地与群众打成一片。

林丹丹教村民弹钢琴。

  年10月7日,由于连续熬夜加班,林丹丹晕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在同事们的再三要求下,医院检查,被诊断为长期过度劳累所致,且骨瘤恢复部分的X光照片显示有三颗阴影,不排除复发或者恢复不好的可能,医生建议她尽快到南宁进行骨瘤术后复检。

  “年脱贫攻坚任务很重,还有很多事等着我去做,等脱贫摘帽后再说。”从医院出来,林丹丹又回到社区,继续投入战斗。如今,预约好的术后复检却被她一推再推,“如果没其他事的话,5月中旬我就去。”

林丹丹走村串户与群众倾心交谈,共商脱贫增收致富。

  “前行路上,我遭遇了一次又一次挫折,但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和当代青年的责任担当,一次次把我重新支撑起来,让我百折不挠、越挫越勇。”林丹丹说道。

  年5月,林丹丹荣获“河池市第四届十大杰出青年”称号;9月,在广西年“时代新人说我和祖国共成长”脱贫攻坚主题演讲比赛中,荣获河池市二等奖、广西选拔赛决赛优秀奖;12月,受邀代表广西到北京参加“大国攻坚·决战—精准扶贫与青年担当”专题论坛发言,并受聘为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校外辅导员(长期)。

林丹丹年荣誉证书。

战“贫”——“微弱力量参与国家进程”

  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昂扬;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

  在脱贫攻坚这项史无前例的伟大事业中,林丹丹始终与人民一起奋斗、一起前进、一起梦想。

农业培训班百香果种植技术培训现场。

  在砦牙乡平雅村,针对一部分劳动力较弱的家庭,林丹丹为他们申请低保、临时救助、义务教育补助等兜底政策保障;针对文化水平不高的留守妇女,专门请家政服务公司上门进行月嫂、清洁卫生等技能培训。依托农业部门支持,平雅村还引进了莪术、红桃K、山豆根等中草药产业,发展扩大短平快的百香果、特色水稻、桑蚕等产业和长期长效的油茶、核桃、杉木等产业。

  年底,平雅村的种植产业发展到多亩,当年53户人成功脱贫,人均纯收入达元以上,平雅村同年也被县里评为砦牙乡唯一的乡风文明村。

林丹丹到平雅村驻村。

  龙永良就是平雅村产业发展的受益者之一。龙永良一家6口人,他和大儿子龙保健身患残疾,上有两老,下有两个读书的孩子,家中一贫如洗。

  年,在林丹丹的鼓励和帮助下,龙永良种植了20亩百香果,并争取到每亩元的惠农补助,还建起了头生猪的养殖基地。同年,龙永良一家顺利脱贫。“多亏了林书记的帮助,我的生活才这么快好了起来,我也有信心早日小康。”

  拉英村的韦联高是林丹丹的帮扶对象之一。这个快40岁的单身汉曾外出务工,但苦于没有文化,家中入不敷出,70多岁的老母亲常年居住在破烂的木屋里。

林丹丹走访群众。

  年10月,林丹丹鼓励韦联高回县学习电工等务工技能,提高转移就业收入。年下半年,在多方帮助下,韦联高争取到了资金,建起了新房,林丹丹还自掏腰包为他添置了家电、床被、棉袄等。

  进新房那天,韦联高的老母亲握着林丹丹的手,喜极而泣。这个平时只讲壮话的老人,用蹩脚的汉话反复地说着:“谢谢你,孩子。”

  年4月,林丹丹到凤城镇担任团委书记,同时兼任凤阳社区第一书记。凤阳社区虽位于县城,却是个农村社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户人。驻村后,林丹丹发现社区人口多、杂、乱,公安机关提供的人口基数中有很多外来流动人口和机关单位的数据,共有1.7万余人。

林丹丹在凤阳社区入户走访。

  为了更高质、更精准地做好扶贫工作,林丹丹到岗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一户一户实地走访,排查清理出原驻农民人口人,然后在这个基数上开展13个村民小组的帮扶工作。在林丹丹的带领下,年社区20户67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顺利脱贫,目前仅剩9户无劳动力贫困户尚未脱贫。

  “能帮助群众脱贫,就像战争年代打胜仗一样自豪。”林丹丹说,能把个人的成长融入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中,是何其幸福的一件事,“这样的幸福,始于我的青年时代,相伴于我的一生!”

林丹丹在凤阳社区入户走访,了解群众生活情况。

战“疫”——“我们年轻,我们应该吃苦”

  “越是艰难的时刻,我越是能感受到国家对于基层工作的重视和关心,举国上下攻坚克难、决战脱贫的决心。”年2月以来,林丹丹一直忙着“防疫发展两手抓”,开展脱贫攻坚和春耕生产各项工作,及时帮助农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各种难题。

林丹丹走访排查登记外来返乡人员。

  年1月26日,大年初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断了林丹丹的假期。接到返岗上班的通知后,她立即从老家赶回镇里参加紧急会议。

  “虽然仍处于骨瘤术后恢复期,免疫屏障非常薄弱,但在危急时刻,我是一名党员。”林丹丹说,在走上抗疫一线的那一刻,她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林丹丹驻村开展工作。

  此后,林丹丹一直驻扎在社区,即便自己家就在几百米之外,但在抗疫形势最为严峻的那段时间,她也没有回过一趟家。走街入户大排查、坚守卡点、联防联控,成了她的日常。

  在她的带领下,社区党员冲在抗“疫”一线,深入户原住居民、0多户独立建房户及其租户,摸底排查外来返乡人员,一户不漏、一人不落。

  同时,社区建立起基层党组织网格化管理武汉离境人员安排表,对排查出的武汉返乡人员开展张贴居家隔离观察牌、联系专业医疗组上门检测、追踪了解其返乡行程及密切接触人员、登记造册收录档案材料等一系列的防控工作。

  此外,林丹丹及时掌握辖区内婚丧嫁娶等红白喜事,对其进行规劝和提醒,并组织人员对社区进行彻底清理、消毒,确保不留一处死角。目前,凤阳社区内无确诊病例,无疑似病例。

  “我们年轻,我们应该吃苦;我们年轻,我们不怕吃苦!”林丹丹说,时代赋予了90后不一样的意义和使命,“脱贫攻坚战正酣,正是我辈担当时,投身这一时代洪流是我们的幸运,也是我们的责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chizx.com/hcsmj/573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