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颢bull清明祭祀随谈

点击上方“河池文艺圈”

和万人一起品读河池看世界!

黄颢,在职研究生学历,文学学士学位,中学高级教师,自治区中小学外语教学教研教学“先进个人”,河池市“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现供职于河池市第二高级中学,喜欢在静夜里祈求心灵之灯,用拙笔记录下生活体会和感受,寻找精神快乐;愿用笔端敬余生,一句一梦织繁笙。有不少作品发表在广西教育报、河池日报、《河池教育》、河池文艺圈、红水河文艺在线、老鸟传媒、魁星楼在线等报刊及新媒体网络平台上,出版文集《粉笔人生悠着走》。

清明祭祀随谈

◎黄颢

一年一度的清明,在细雨纷飞中如期而至,在鸟语与花香中姗姗到来!鸟语仿佛在倾诉对先辈的追思,花香在坟茔中寄托对先人们的怀念!清明节是一个寄托中华民族哀思的日子,这一天,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炎黄子孙大多数都在举办着各种各样的祭祖活动。

杜牧的一首《清明》告诉人们,清明节是一个不能不伤情的节日,在充满着追思、遐想和哀愁的季节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心境,尤其是在外漂泊,心怀乡愁,思念故乡与亲人的游子。在这春寒乍暖,柳枝摇曳吐新绿,燕子呢喃回归的季节,他们心中或多或少都有一种淡淡的乡愁,寄托自己对已知和未知的情怀。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捧着鲜花,带着祭品来悼念记忆里渐行渐远的亲人,在一座座冰冷无言的坟冢墓碑前,尽情的诉说、哭泣,摆上祭品,烧上纸钱,添上一抔黄土,纵然是坟冢下掩埋的亲人已经化为枯骨或粪土,已经看不到鲜花,尝不到祭品,生者却得以寄托绵绵无尽的悲伤与哀思。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更形象、生动地描述了清明节人们祭祖扫墓,思念故去亲人的悲伤情景。年复一年清明节,今年又到清明节。只要是华夏人,不管你身在何方,都不会忘记清明这个传统的重要节日,不管路途多么遥远,都不会忘记回故乡祭祖。在清明祭祀活动中,在我看来,有些事情我们必须谨记于心。

要谨记祭祀中的一些规矩

想念已故的亲人,祭祀亡灵,这个习俗已延续了数千年,尽管如此,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年岁的变迁,祭祖的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无论如何,祭祀活动中,有些事项是必须要注意的,尤其是对年轻一代而言。

01必须保持严肃

明节扫墓是每个人对先人的思念和感恩之举,应该严肃庄重。在扫墓的时候,不要胡言乱语,高谈阔论,应该保持一颗感恩思念敬畏之心,这是对逝去的人的尊重。

同时,清明节上坟肯定会经过别人家坟头,请不要对别人评头论足,说三道四,胡说八道,嬉戏打闹等。这是对别人先人的不尊重,更是对别人的不尊重。

02自己祖先自己祭祀

虽然说这是风俗,但是对家族的老人而言,这就是规矩。清明扫墓是自家人的事,一个外人出现在队伍中,不尊重不说反而破坏,这让人难以接受。

另外,陪别人去扫墓,那是别人家的先人,不是自己的先人,对自己来说有很大的影响,这需要自己注意。

03不随意拍照

清明扫墓是一个特殊的日子,目的是为了祭祀先祖,是一件很庄严的事情,而非玩乐,但现在的人不管走到哪里都喜欢拍照留念,就连清明祭祖也不放过,但墓地这样肃穆庄重的场合,一言一行都要循规蹈矩,不能有半点随意敷衍,更不能随意拍照。在祭祖时应该怀着一份敬畏之心来扫墓,而不是拍照留念发朋友圈,不能和坟头一起拍照,不吉利,影响个人运气以及整个家庭的运气。再说,民间认为墓地拍照会惊扰祖先,是对先人的不敬。

04不提前食用供品

祭祀的供品历来讲究颇多,在民间认为,供品是上供给祖先的,表达了对逝去先辈的尊敬和缅怀,如果在没有祭祀之前,就把供品吃了,这是对祖先的“大不敬”,祖先“生气”了何来庇佑后代,家族好运兴旺之言呢?因此,在祭拜祖先前切记不能食用供品,尤其是一些小孩子,容易嘴馋,大人在祭祖时要看好小孩,以免破坏规矩。另外,祭祀的供品还有“忌双不忌单”的说法,一般是三样或者五样,每一样的数量也都是单数,民间风俗认为“单为阴,双为阳”,所以一般祭祀供品要以单数为主。

05不着艳丽服饰

清明祭祖是一件庄重的事情,缅怀先人,追念过往,而红色一般用于喜庆的场合,在祭祀先祖时,身着大红大紫等颜色太艳的服饰,一方面会给人不严肃的感觉,会被视为不懂礼数,另一方面是对祖先不敬,会冒犯祖先,因此,祭祀时不能穿太过鲜亮的衣服。一些颜色亮丽的配饰,最好也不要带进祭祀的场所中,尽量以素色为主,另外这样的场合也不宜浓妆艳抹,最好以自己真实的面容前往祭拜,这样才能表达对先辈的敬重。

07不烧二次纸

在兄弟姐妹多的家庭里,有的兄弟姐妹关系比较差,就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老大烧完纸了以后,其他兄弟姐妹又去烧纸,这是先人最不想看到的事。所以老人常说一坟不烧二纸,为的就是让兄弟姐妹和睦相处。不管兄弟姐妹存在着多大的误会,清明节这天,都应该结伴而行去扫墓,这样可以维系兄弟姐妹的关系,把一家人团结在一起,毕竟血浓于水,家和万事才兴。

要认清衍生的一些问题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节期间,扫墓祭祀、踏青出游成为当前必不可少的活动,但随着清明祭祀,也衍生了不少问题需引起重视。

01老旧的祭祀方式

清明节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本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但不少群众仍固守老旧的祭祀思想,坚持“大家族式出动”扫墓,采用燃烧冥币、燃放烟花爆竹等不健康祭祀方式,不仅给环境保护添堵,还埋下了山火隐患。

02食品的安全问题

清明果、糍粑等节日食品主要用糯米、艾草、春笋制作,原料获取方便、加工简单。另外随着线上销售平台的增加,且销售门槛较低,不少人利用节日商机销售清明果等食品。但据调查发现,一些副食品店、水果店根本不具备制作、销售清明果这类食品的资质,且若是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chizx.com/hcsmj/79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