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一土特产店竟销售假酒,结果是
“真的太感谢你们了!以后我一定好好做生意。”日前,在河池市宜州区人民检察院召开的一场公开听证会结束后,被行政处罚的当事人蒙某激动地向办案检察官连声道谢。
案情回顾
罚而未执,进入“僵局”
年10月,宜州区某土特产店因销售假酒被宜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立案调查。经查,该店经营假冒瓶装酒涉案价值7万多元。同年12月,宜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作出罚款10.6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经催告后,该店法人代表蒙某仍未按时缴纳罚款,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决定对其加处罚款10.6万元,两项罚款合计21.2万元。
我院在依法履行行政检察职责过程中发现,该土特产店在法定期限内,未履行缴纳义务,以致该行政处罚一时陷入僵局。
实地走访,掌握实情
针对罚而未执情形,我院向宜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出检察建议,并派出干警深入调查,多次到蒙某经营场所了解情况,掌握蒙某的家庭成员、家庭资产、经济收入和支出等基本情况,并听取蒙某的意见。经检察官释法说理,蒙某按要求缴纳了罚款本金10.6万元后,向检察机关提出,因受疫情影响,经营异常困难,收入大幅下降,导致家庭基本生活困难,房子也被卖掉了,如果还加处10.6万元罚款,可能成为压倒其家庭经济来源的最后一根稻草,恳切希望能够减免。
检察官实地走访
检察听证,破解“僵局”
为进一步核实蒙某的申请理由是否成立,充分论证蒙某申请减免加处罚款是否合法合理,我院决定召开公开听证会,邀请到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人民监督员担任听证员。
听证会上,市场监督管理局代表审核了蒙某提交的证据材料,并就该案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案件事实、法律依据做出了说明。当事人蒙某表示已经认识到错误,愿意接受处罚,但确实存在困难,无法缴纳加处的罚款,申请减免。听证员对蒙某进行了询问,并核对了相关证据材料。
经过事实核查、当事人陈述、听证员提问、听证员集中评议,形成的评议意见一致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程序规范、适用法律准确。针对当事人确实存在经营困难、家庭经济困难以致无法履行全部处罚的情况,听证员建议行政机关依法合理合情地给予减免。宜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听取上述意见后,同意依法减免加处的罚款,当场与蒙某签订《和解协议书》,依法免除了对该土特产店的加处罚款。
至此,罚而未执的“僵局”得到破解。
(案件协商)
此次公开听证,是我院在办理行政检察监督案件中首次引入公开听证程序,以公开促公正,以听证促和解,推动行政机关严格执法,促进民营经济实体守法经营,既维护了行政机关执法权威,又保障了民营经济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来源:宜州检察院
河池网
一家十八年的网络传媒公司
商务合作
企业直播视频制作商业推广
电话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chizx.com/hcsmj/8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