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河池出发丹寨万达风情小镇

黔东南,因神秘而令人向往!走进贵州丹寨万达小镇,在这里,会邂逅哪些美好呢?跟随我们的脚步,一起出发吧!

锦鸡广场

锦鸡广场的设计灵感来自苗族的锦鸡舞,锦鸡舞是苗族芦笙舞中独具特色的传统舞蹈,流行于苗族的支系-锦鸡苗族,锦鸡苗族通常喜穿锦鸡服饰,在芦笙伴奏下,身着锦鸡服饰的苗族姑娘双脚按芦笙曲调节奏变换出优美姿势,舞者步履轻盈,酷似锦鸡在行乐觅食。锦鸡舞象征凤凰来仪,有吉祥的征兆,体现了苗族妇女祈求民族富足的虔诚场面。

傍晚的万达小镇迷魅动人,站在小镇对面山上的观景台上,迎面清风阵阵,感觉无限惬意!

都说黄昏倦鸟归巢,在万达小镇,热闹才刚刚开始。夜灯照亮了街道,夕阳的余晖将天边的云彩照出一抹红晕。这个时候的万达小镇就像一个风情万种的少数民族姑娘......

鼓楼广场是万达小镇四大广场之一,同时也是最热闹的一个广场。鼓楼有13层高,是侗族独特风格的建筑。鼓楼飞阁垂檐层层而上如同宝塔,瓦檐上或彩绘和雕刻着山水、龙凤等图案,云腾雾绕,五彩缤纷。鼓楼下端呈方形,四周设置长凳,是苗侗人民娱乐的好地方,特别是节日,村寨人民更是聚集这里,吹芦笙,对歌作乐。

蜡染小院

做为中国最多非遗文化的聚集地,万达小镇可看的人文景观非常多,蜡染小院是其中一个。蜡染古称蜡,是古代三大印花技艺之一。蜡染图案内容丰富,色调素雅,用于制作服装服饰和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朴实大方、清新悦目,富有民族特色。

造纸小院

是万达小镇另一个非遗小院,这里不单是古法造纸的展示区,同时也是作品销售区和体验区。丹寨石桥的古法造纸术传承于多年前的隋唐时代,以丹寨本地出产的构树皮为材料,纯手工制作,在制作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化工原料,令人赞叹!

鸟笼小院养鸟在古代是有钱人家的事情,丹寨卡拉是个例外,这里不单全民养鸟,更以编制鸟笼而闻名世界,卡位村村民编制鸟笼的历史已经有多年。这里的苗族同胞编制的鸟笼,坚固耐用不变形。目前已经成为国家级非遗。

走进万达小镇鸟笼小院就像走进鸟的世界,各种大小及形态不一的鸟笼让人由衷赞叹制作师傅手艺之巧。明记伞铺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这里戴望舒《雨巷》里面的句子,总觉得这样的句子过于滥情和无奈,在我的印象里,撑着油纸伞的姑娘是浪漫的、婉约的,同时也是阳光的、优雅的。早在唐朝年间,民间工艺师便有制作油纸伞的传统,明记伞铺保持桐油、石印、手绘等古法制作工艺,被称为"中国民间伞艺的活化石",也是油纸伞行业中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性文化遗产"油纸伞的制作过程工繁艺细,完成一把伞据说要经过多道工序。制作油纸伞需要有一个平静的内心和良好的审美。在明记伞铺,除了欣赏制伞过程,还可以现代体验画伞和糊伞。店子里有制作好直接出售的作品,游客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现场定制。苗族博物馆是了解苗族历史的好地方,我们平时经常见到的名词在这里也可以找到出处。博物馆以兵主战神蚩尤的故事为主线,同时展出各种苗族服饰,全景展现苗族人的生活风情。山坳里有灵气,苗地出苗药,做为苗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丹寨的药材品种丰富,石斛、三七、虎鞭草等苗药占据万达小镇药材商店的显眼位置。斗牛场位于万达小镇的中心地带,虽然时值晌午,却游人如织,斗牛场内激昂的解说声吸引一个个游客循声而至。古式的建筑物藏着各类中西名店,新与旧的交融丝毫不显突兀。下午的万达小镇游客逐渐多了起来,但远未到人满为患的地步,这种恰到好处的热闹正是我喜欢的氛围。非饭点的音乐餐厅一片静寂,到了傍晚又是另一种境界。这里没有地震式的重金属摇滚,只有用心的吟唱。与晚上的华丽相比,白天的鼓楼又是另一种风韵。鼓楼是侗族村寨的标志性建筑,看到鼓楼就想风情万种的侗族姑娘,以及热情的侗家兄弟。喜欢万达小镇的酒,醇而不烈,后劲虽足,慢品不至于大醉。桂花酒、包谷酒、杨梅酒、糯米酒都是佳酿。早晨的小镇一片清宁,东湖雾光淡淡,太阳就像害羞的姑娘将湖光山色照成了水黑画图。苗年广场根据苗人的民族节日进行设计和命名。每年农历冬月期间,丹寨的苗族同胞都要载歌载舞地庆祝苗族人最大的节日-苗年。在"苗年"节庆期间,苗族同胞会举行吹芦笙跳月,斗牛、赛马等文娱活动,活动现场热闹非凡。七点前的小镇是安静的,静得可以听见心跳的声音。这个时候的小镇是属于一个人的,也是属于任何人的。主街有不少雕塑,反映丹寨的民间生活风情,透过这些雕塑,看见一个个生动的世界。清晨的锦鸡广场是宁静的,八点后,又是另一种光景。除了晚上举行篝火晚会,锦鸡广场也是公司社团聚会团建的胜地。旭日初上,迎着清风穿行吊桥,对岸的草木香气沁人心脾。吊桥的一边是山水画,一边是小镇风情画。早晨的万达小镇变成不施粉黛却不失优雅的少女,静静地诉说流年。

寻找美食之——侗嘎佬美食傍晚饥肠辘辘,寻觅美食成为头等大事。选择侗嘎佬,一是因为就近鼓楼,二是因为网上的推荐。亲身品尝,果然名不虚传。醋血鸡、侗家腊味拼盘、侗家卷粉、侗家羊瘪、蕨粑炒腊肉、小米青菜粥等菜都是水准之作,更有黔东南特色名菜酸汤鱼和昆虫汇。酸汤鱼是黔东南的地方特色菜,酸汤是由米汤经自然发酵而成。你没看错,丹寨人就是爱吃虫子,也许你第一眼看到的时候会感到不可思议,但当你把虫子放进口里并轻轻一咬,香味一点点盈满喉腔,相信会很快爱上这道菜。丹寨出产的竹虫等食用昆虫营养价值极高,为公认的养生佳品。情到浓时就唱歌是侗族人的特性,饭局进行到尾声,热情美丽的侗族阿妹和帅哥突然来到包间唱起了敬酒歌,同行的小伙伴抵不住热情攻势,颇为享受地喝了不少美酒。苗乡侗寨美食不是我们对鼓楼情有独钟,而是鼓楼旁边的美食太值得推荐。苗乡侗寨,顾名思义就是综合苗族和侗族风味的主题饭店。进门前先听迎宾曲,充满民族特色的表演再一次谋杀我们的相机快门。汤锅羊瘪、苗家古藏肉、丹寨韭菜根、昆虫汇、茴香黑小羊、竹山珍、绣球竹花、酸汤鱼、侗家腌鱼、绣球竹花,每一个都是本地特色菜,无论是味道还是摆盘都很棒。

都匀——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首府,也是大西南出海通道上的一个重要城市。

都匀石板街

石板街是都匀一段久远的历史,从秦汉时的属地都云到现在的都匀市,屈指算来,都匀已经有了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世居都匀的少数民族与后来迁入都匀并在都匀生息繁衍的汉族人,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作为都匀为数不多的历史遗迹,石板街不仅生动地记录了在都匀这片热土上各民族统一融合的历史,同时也折射出各族人民世代创造出的灿烂的历史文化。

在石板街闲逛,人便不由自主地走进一种悠闲舒适的心境,没有车流的喧扰,没有嘈杂噪声的冲击,在一块块石板上轻松地放慢自己的脚步,慢慢品味着现代城市中独有的风情和宁静。

都匀百子桥

都匀百子桥,位于都匀市广惠路南端。因桥为乡绅唐文升独资修建,又名“唐家桥”。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一年(年),五十六年竣工。位于剑江河上,东西向。长米。宽8米,高11.5米。单孔净距10米,矢高3.5米。唐文升后代唐明德于桥心建“耸翠亭”,咸丰五年(年)毁于战火。光绪三十四年(年)剑水暴涨,冲坏桥基,唐树衡五次联合族人维修。年修复。年于桥头上各建一六角重檐攒尖顶桥亭,桥上增建歇山顶黄色琉璃瓦桥屋。

如此美景美食,我们已经迫不及待了......带上你的好心情,跟随我们出发吧!即日起







































白蚀丸价格大概是多少
北京什么医院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chizx.com/hcsmj/97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