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交通提升河池速度
进入8月,碰上假期出行高峰,河池机场一票难求。来自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大三学生韦嘉佳原来计划8月2日到重庆与同学相聚,无奈因买不到机票而推迟了一天。如今,乘坐飞机已经成为河池市民常用的出行方式之一。 近年来,河池居民感受最深的要数出行方式的多样化,飞机上天、红水河复航、高速公路通达……“十二五”期间,是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最大、发展最快的时期,对全市经济拉动成效突出。
蓝天圆梦 “各位游客请注意,您乘坐的飞往重庆的航班马上就要起飞了……”年8月28日,随着河池机场建成正式通航,河池人首次实现了“蓝天”梦,这让河池群众出行方式更加多样化,也拉近了河池与外界的距离,让世界不再遥远。 35岁的南丹县城关镇居民陈爱琴,其丈夫在重庆打工已有5年,每次去重庆看望丈夫都需要坐13个小时的火车,或者11个小时的汽车,可谓路途奔波,每年相聚的机会寥寥。 河池机场的通航使得陈爱琴与丈夫的距离从13小时缩短至1小时。“现在一有空我就带着女儿坐飞机去重庆,早已是河池机场的常客了。”陈爱琴笑着说。 “河池机场建成通航,极大地方便了河池群众的出行。”河池机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先进说:“年8月28日通航至今,河池机场已经载客5万余人次,上座率在70%左右。” 此外,河池机场的通航对河池的旅游发展也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据统计,自通航至今年7月底,从海口和重庆飞往河池的游客量已经突破1万人次,达到人次。 “我们大概留意了一下,这些乘飞机到河池的游客,其最终目的地大多是巴马。”徐先进介绍。不仅如此,“更鼓舞人心的是,河池机场开通西安-河池-桂林的航线也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徐先进说。 这座河池劈山建设、状如航空母舰的山顶机场,架起了河池对外交流的“空中走廊”,开辟了河池扩大开放的“通天之路”,标志着河池构建“水、陆、空、铁”现代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 高速通达 河百高速公路是我市“十二五”期间在建的重点项目。记者在建设现场看到,工地上一片繁忙,大型机械来回穿梭,机械轰鸣,工作人员顶着烈日进行作业。 建设工人们正在建造的是全长米的红水河大桥,这是河百高速的关键性控制工程,是连接金城江、东兰、巴马三县的重要纽带。建设单位正努力克服深水基础、高墩身施工、挂篮悬浇等施工难点,目前已完成主墩基桩工程20根,计划8月初进行承台施工。“目前已经投入两台75吨的履带吊、12台充气钻,工人是两班作业,全面24小时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河百高速第四标段项目部副经理廖盛荣介绍说。 高速公路建设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主动脉。“十二五”期间,全市高速公路里程增加到.91公里,比“十一五”期末的53.28公里增加.63公里,增长5.06倍。年7月,六寨至宜州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实现了河池市政府所在地通达高速公路的目标。年9月26日,河池至都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河池与首府南宁实现高速直通。同日,全长公里的河池至百色高速公路河池段(公里)开工建设,全市“一纵一横”的高速公路骨架已见雏形。 在重点路网建设方面,我市建成了天峨至乐业、都安至武鸣、大化至巴马等10条.4公里二级公路,另有凤山至凌云(逻楼)、天峨至凤山(凤山段)、巴马至平果坡造等10条公里二级公路正在推进实施中。我市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重点路网为辐射的区域干线路网逐步完善。 红水河复航 在河运方面,由于历史原因,红水河黄金水道在沉寂了38年后复航。红水河恢复通航后,东兰弄堂港-来宾宾港散货水运航线正式开通,从东兰直航广州仅需5天时间。 据了解,年,红水河被纳入广西“西江黄金水道”建设规划,曹渡河口至桥巩航道工程正式实施,年建设完成,红水河公里航道提升为国家高等级航道Ⅳ级航道。同时,年以来,我市开工建设了河池港东兰弄堂作业区和都安红渡作业区,并开始规划建设龙滩电站翻坝运输系统及大化、岩滩电站过船设施升级改造。年和年,东兰弄堂作业区和都安红渡作业区先后建成投入使用,红水河龙滩电站以下河段实现通航、水运出海。 值得一提的是,河池的高速铁路已经进入实质性开工准备阶段,时速公里的南宁经河池至贵阳铁路项目建议书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复,河池正在迈向“高铁”时代。目前,项目已进入线路论证、勘测阶段。铁路建成后,河池将融入首府南宁的一小时经济圈。(河池日报专题采访报道组)
来源:河池日报
赞赏
长按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庝竴鑸灏戦挶鍟?鐧界櫆椋庡鐢ㄧ殑鏈変粈涔堢壒鏁堣嵂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chizx.com/hcsxw/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