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民俗和顺民俗文化之旅
游客须知
民俗
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学概论》(第二版)钟敬文
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百度百科
人民的风俗习惯。—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四种民俗事像物质民俗:指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主要包括生产民俗、商贸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医药保健民俗等。
社会民俗:亦称为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指人们在特定的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它主要包括社会组织民俗,如血缘组织、地缘组织、业缘组织;社会制度民俗,如习惯法;岁时节日民俗以及民间娱乐习俗等。
精神民俗:指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主要包括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哲学伦理观念以及民间艺术等。
语言民俗:指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它主要包括两大部分:民俗语言与民间文学。
民俗学
民俗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是十九世纪中叶的事,是英国学者汤姆斯所首先创用的。是研究某个地区人们的文化和生活的一门科学。其任务是用科学的实地调查的方法,搜集、论述人们在历史过程中长期传袭的生活习俗及文化活动。从而认识和阐明人民群众的文化和生活的特点及其规律。民俗学的研究对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宗教学、语言学、文艺学等社会科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外文化知识辞典》
非物质文化遗产
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涵盖五个方面的项目:
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媒介的语言;
2.表演艺术;
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我国还建立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及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截至年年底,我国共有28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6项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旅游大辞典》
以上就是文化小知识。大家都知道前不久发射成功的嫦娥五号吧,我们可以发现中国航天人的起名是很浪漫的,比如说嫦娥、鹊桥等,都是和我国古代神话传说相关的。提到鹊桥,大家就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今天,我们的民俗文化之旅就从牛郎织女起源地和顺开始。
和顺民俗文化之旅流程
第一站
01
牛郎织女文化之乡——和顺
第二站
02
和顺牵绣文化长廊
第三站
03
和顺其他民间艺术
牛郎织女文化之乡——和顺
传说故事与相关景点
1.南天门:织女下凡
2.天河池:织女洗澡
3.金牛凹、金牛洞、牛郎山
4.簪峪:王母磨簪
5.天河梁:象征天河
6.喜鹊山:红娘
7.八仙洞:八仙修炼
8.驴打滚:张果老相助
9.老牛口:老牛相助
10.塔岭:宝塔落地
11.药王楼:药王采药
12.杨周二城:散播瘟疫、二仙救民
传承方式:口头传承
1.传承特点:
异文广泛流传、方言土语讲述、说唱韵文传唱
2.乐腔小调《南天池永唱牛郎织女》
人物:牛郎、织女、王母娘娘、托塔李天王、仙女四人
报幕:
和顺县有个南天池,
云雾缭绕林海森森。
重峦叠嶂峭壁立屏,
世外桃源胜似天宫。
这是牛郎织女故事的发生地,
歌唱牛郎织女故事的小戏传古今。
第一幕:牛郎扬鞭赶牛上唱:
生在山沟住草棚,与牛为伴乐融融。
满山野果供人品,涓滑山泉把牛饮。
紫气晨光照林海,牧歌晚唱儿回声。
南天池啊牛郎峪,和顺城东美庄村。
忽见天空起彩云,云中飘出仙女星。
我快藏进林里去,细细观察看究竟。
牛郎:(白话)天空忽然飞来一片彩云,云中飘出一位仙女,我快藏进那边林里看个究竟(下场)
织女:(在云雾中上场)
……
3.说唱韵文
有关天池
“天河梁下一清泉,一颗椴树盖得严,谁要喝了天河水,能活长生不老仙。
有关张果老
“仙驴一声震山岗,吓得天兵回天堂,今救织女团员日,驴打滚儿传四方。”
有关天河
“划天河划天河,-道天河九道弯,头道窄二道宽三道弯里跑战马,四道弯里能撑船,五道弯弯庄稼汉,六道弯弯种庄田,七道弯里是庙宇,八道弯里会八仙,九道弯弯长桃树,四颗酸来五颗甜。”
七夕搭桥歌
“喜鹊好喜鹊好,喜鹊山上搭天桥,牛郎织女天桥过,不知天桥牢不牢。众仙说:牢。”
4.传承现状
民间活动
和顺牵绣文化长廊
1.牵绣民俗文化概念及发展渊源
牵绣,是在已经加工成型的布面上,通过不同的针法技术,穿针引线,用绣线勾勒绘制成不同色彩的美术图样。
“牵”有两层内涵:其一为拉,牵引的意思,其二是关连,牵连的意思。
春秋战国时期的“十果鞋”——魏晋南北朝民间百姓开始称之为“绣”——唐武周时期受到当朝皇帝的喜爱——晚清年间直到清朝灭亡,牵绣绣品制作手艺达到鼎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牵绣行业再度逐渐繁荣起来。牵绣绣品在创作内容上除花鸟、人物、字画、动物之外,又多了些时代主题的内容,如关于“一带一路”时代主题的作品《梦之路》,“美丽中国”主题的作品《和谐和美》等。
自年开始,和顺县县委县政府每年举办许村国际艺术节,邀请世界各地的国际知名艺术家来进行文化交流,自此,“牵绣”、“硬质绣”不再是民间百姓中口头流传的名词,而是逐渐成为一种艺术品留芳于世。
2.和顺牵绣民俗文化意蕴
牵绣作为地方礼仪中的文化符号
牵绣在诞生礼仪中驱邪佑安的象征作用:在婴儿诞生之后,由女性长辈制作布老虎鞋、老虎帽以表祝贺。虎代表着勇猛与力量,能驱灾降魔,被视为兽中之王,孩子身上佩戴“老虎”纹样的牵绣可以保平安、壮胆辟邪。
牵绣在婚嫁礼仪中贺喜祈愿的象征作用:在婚俗嫁娶中,鞋垫被视为传统婚俗的吉祥物,“鞋”和常常取自谐音有“同偕到老”、“携手相伴”之意。在和顺当地,婚嫁仪式中另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牵绣物件就是狮虎针葫芦。
牵绣与岁时节令文化的密切联系
七夕:和顺作为牛郎织女文化之乡,由于织女在民间被视为纺织、女工、情侣的保护神,因而民间的百姓认为女子乞求手巧,就能够让自己的牵绣针织技法更加纯熟,亦可使自己的家庭婚姻更加美满,至今和顺当地还流传着织布、牵绣的技艺。
端午:端午这一天,常常给家人携带“五毒”图案的绣品,以此佑护平安;在满足家庭需求的同时,缝制剩余的绣品也会在端午前夕摆到集市上出售。
牵绣纹样图案中“和实生物”的象征意蕴
繁衍生息的自然礼赞:我国传统宗法观念中,生殖繁衍始终是农业生产增添劳动力的关键因素,因此,在牵绣图案中多能看到满足人们繁衍后代心理期待的象征符号。
崇尚和顺的图腾文化: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中华民族普遍认同本民族人民是龙的传人,在和顺牵绣纹样图案中也不乏有对原始图腾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趋吉避害的价值观念:在传统观念中,人们祈求吉祥福禄,常常会表达对长寿的向往,因此,常用“福”字来意指长寿安康,“蝙蝠”一词中的“蝠”在语音上与“福”同音,牵绣图案中常常会用“蝙蝠”来象征祈“福”保平安。
和顺民间艺术
1.凤台小戏
凤台小戏的起源
地名说。起源于凤台村。《中国戏曲志》山西卷记载“风台小戏,因形成于和顺县风台村而得名。”
江南说。据老艺人介绍:“凤台小戏是明末清初一南方陈姓货郎在风台村安家落户后家传的一种戏曲形式,其源头与南方戏曲有很大联系。”《中国戏曲志》山西卷中提到这说法:“凤台小戏所用的曲调都是江南民歌小调,如茉莉花、银组丝,粉红莲、玉娥郎等。”
西厢记说。起源于说唱“西厢记”故事内容而发展出来的
凤台小戏的发展
凤台小戏在最初阶段时,仅有《金钮丝》《茉莉花》《寄简》等南方民间曲调和其他戏曲剧目中的片段词曲。
到明代末期才真正形成了生、旦、丑的行当,也真正有了自己的剧目,凤台小戏雏形开始形成。
在小戏的发展沿革中,和顺县的风土人情,特有文化,相邻地区的地方戏,多种多样的民间艺术形式都在传播中影响了这个南曲北移的艺术之花,使之形成了曲调优雅,剧情精炼,诗词文雅的地方小戏。
凤台小戏是一个剧目短小精悍、音乐清脆明快、表演细腻雅致、服饰道具轻便的小剧种。集南方音乐之柔,又融北方音乐之雅。
凤台小戏的主奏乐器是扬琴和笙,配以竹笛和胡呼。
内容主要反映爱情生活和人们对自由、理想的追求,有着独特浓郁的水乡风味,是我省唯一没有悲剧的剧种。
凤台小戏的传统剧目可分为三大类:
一是从其他剧种移植来的整本戏;
二是源于地方民间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小戏;
三是形式上以歌舞表演为主的戏。
2.跑莲灯
跑莲灯又称“九莲灯”、“耍灯”、“花果灯”,是一种古老的灯舞民间艺术
起源一:是源于古代军队战前以戈、钺举起灯火,招魂盟誓的祭祀活动;
起源二:上元节张灯俗走的古老形式,因表演者手持花灯,花灯周围用五色小莲装饰而得名
和顺跑莲灯主要讲杨衮《火山王抢亲》的故事,以灯舞结合,画面静动结合,参演人数不限,但一定是双数(最少40人)。舞步阵式的队形变化多样,走、跑、跳就是常用的基本舞步。随着音乐和鼓点的起伏,它的舞步和道具摆动形成各种各样的画面。
跑莲灯结合了古代阵式的场面和民间欢庆祭祀的活动,以其独特的舞步、道具、音乐鼓点构成了一种完整的民间灯舞艺术形式。
跑莲灯的曲调来自当地民间传统锣鼓点、民间小调,民间传统吹打乐,以唢呐、笙等民间乐器为主,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及其广泛。
跑莲灯所用的道具花灯是以当地大山上特长的一种荆条枝通过艺人们手工扎制成型,再用五色纸裱糊,并在上面剪出民间传统窗花,特制成民间莲花灯道具。随着时代发展,荆条逐渐被竹子、金属及绸缎等代替,色彩越发鲜艳,使用寿命也相应延长。
牵绣旅游产品
1.生活用品类
服饰、鞋、帽、抱枕、杯垫、雨伞、扇子等常用的小产品上加入牵绣元素。
当代年轻人具有“别具一格”、“独出心裁”的个性化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受这种观念影响,他们既不喜欢老土、陈旧的装饰形式,也不喜欢完全现代化的装饰元素,而是追求现代与传统的碰撞。因此,牵绣与现代产品的结合正好符合年轻人的审美需求。
2.装饰艺术品类
例如刺绣画、屏风摆件等。历史上牵绣的产生与发展主要是作为生活用品的装饰而进行的,因而长期居于一种从属地位。而在审美多元化的现代,将牵绣从实用的生活物品中抽离出来,独自作为一种纯粹以观赏、审美为目的的装饰艺术品也是牵绣创新发展的一种手段。
3.文创产品类
例如书签、笔记本、文具袋、鼠标垫、手机壳等,将牵绣元素恰当地运用于文创设计,除了能推广牵绣民俗文化,还将其融入年轻人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
4.产品包装类
牵绣元素不仅可应用于牵绣产品的包装设计,而且可运用于市面上其他旅游产品的包装设计,满足了包装设计的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
例如:和顺县利用牵绣非遗工艺绣制成重点保护动物华北豹,打造了一款和顺原醋礼盒产品。牵绣元素的融入直接提高了这款旅游产品的质量。
5.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创新应用
将牵绣和城市公共空间的形象设计相结合,这既是牵绣元素的旅游产品开发路径之一,又能为城市打造标志性的形象特征。城市公共空间大到建筑、景观、酒店等,小到商店、餐厅、地铁口、交通工具、路灯和马路指示牌等都可以融入牵绣元素。
各位游客们,我们的和顺民俗文化之旅结束了,希望大家有一个美好的回忆!
问
如何开发山西的民俗旅游资源?
发现“分享”和“赞”了吗,戳我看看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hechizx.com/hcsxw/7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