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山清水秀生态美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11月29日上午,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年南宁市良庆区、桂林市荔浦市、玉林市容县、百色市乐业县等4个市(县、区)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命名授牌,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授牌。年至今,广西共有13个县(市、区)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4个县(市、区)获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数量居全国13位。
据悉,广西左右江流域革命老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取得了良好成效。通过开展实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城镇生活污水与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工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及河道环境综合治理、石漠化与矿山生态修复等工程,进一步优化区域城乡生态环境,改善和恢复岩溶地区生态环境,遏制石漠化蔓延,减少水土流失,助力扶贫开发与乡村振兴工作相衔接。同时,打造一批生态修复效果好、资金撬动作用大、直观效果好的工程项目,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结合。截至10月底,该项工程已完工个项目,中央专项奖补资金项目完工个,累计完成投资86.38亿元,已支出中央奖补资金17.62亿元,中央奖补资金执行率88.10%,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南宁市隆安县点灯山矿山生态修复综合治理项目实施后。广西生态环境厅供图
崇左市金龙水库生态修复工程施工后完成蓄水,水体恢复情况(航拍图)。广西生态环境厅供图
自然生态系统监管工作持续加强。为加强自然保护区监管,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联合自治区林业局等六个部门印发了《进一步加强全区自然保护地监督管理工作方案》,清理广西区内自然保护地违法建设项目,并开展重要道路可视范围内山体采石采矿专项排查活动,依法查处环境违法行为,规范矿产资源开发保护行为。年,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制定印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工作暂行办法》,进一步提高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效率,完善监管制度。
据了解,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连续多年开展自然保护地遥感监测核查和“绿盾”自然保护地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年共核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遥感监测点位信息处,完成整改处,正在整改39处,整改完成率89.3%。核查省级自然保护区遥感监测点位信息处,完成整改处,整改中17处。整改完成率97.7%。下一步,广西将坚持系统观念、协同增效的工作原则,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依法查处排查环境违法问题,进一步擦亮广西“山清水秀生态美”的金字招牌,增强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来源:广西新闻网作者:甘艳霞陈美静)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chizx.com/hcsxw/9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