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河池规划关乎你我健康看今天河池
新闻发布会现场。
11月14日,河池市人民政府举行推进健康河池建设新闻发布会。广西日报、广西人民广播电台、河池日报、河池电视台、河池网等媒体参加发布会,会上介绍推进健康河池建设的有关情况和《“健康河池”规划》(下称《规划》)的内容和特点,并就贯彻实施作了具体安排,市卫生计生委、市发展改革委、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出席新闻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发布会上记者提问。
据了解,《规划》提出:到年,我市将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高,健康服务体系完善高效,生态建设和健康产业稳步发展,健康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基本体育健身服务,主要健康指标优于全区平均水平;到年,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形成比较完善的促进全民健康的服务体系、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健康领域整体协调发展,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普及,健康服务质量和健康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健康产业繁荣发展,基本实现健康公平,主要健康指标继续优于全区平均水平。
发布会上记者提问。
同时,《规划》还提出了推进健康河池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等5个方面18项重点任务。
为贯彻落实《规划》,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河池市“十三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河池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实施方案(-年)》等9个配套文件,全面构建了健康河池建设的政策体系。
接下来,小编帮你梳理一下新闻发布会上释放出的部分好消息
????
网络图片
改善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
我市已经争取得到了上级资金17.亿元,用于改善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购置相关医疗设备,提高基层诊疗服务能力。组织实施《河池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实施方案(—年)》,到年,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全面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到年,全市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全面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使群众能享有良好的就医环境。
网络图片
培养壮大医生队伍
通过动员高中毕业生报考定向培养的医学生,鼓励符合条件的初中毕业生就读卫生学校等措施,培养基层卫生技术人才。同时,鼓励在岗乡村医生进入中、高等医学院校接受医学非学历教育,提高乡村医生整体素质,到年,每个行政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乡村医生。
网络图片
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
组建包含有卫生院医师、护士、村医的家庭医师团队与群众进行签约服务,使群众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推动首诊在基层。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要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要达到60%以上,贫困人口签约率要达%。力争到年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四是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医疗资源共享,二、医院向卫生院提供远程会诊、远程病理诊断、远程影像诊断、远程心电图诊断、远程培训等服务,促进基层首诊。
网络图片
越是基层就医看病保销比例越高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利用医保报销比医院报销90%,医院报销75%,医院报销60%,自治区医院报销55%,越是基层就医看病保销比例越高,市外不经医保批准转诊大幅降低保销比例的政策,发挥医保基金的扛扞作用,引导群众逐步形成“小病在基层、医院、康复回基层”合理的就医秩序。
网络图片
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
完成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实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补助,对农村特困户和农村低保户一、二类对象等特殊困难人群免费参加新农合,对未享受参保个人缴费政府补助政策的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按个人缴费标准的60%以上给予补助。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报销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为全市69.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筹资标准每人每年不低于30元。
网络图片
参保贫困人员实行“先诊疗、后付费”
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贫困人口(包括特困供养对象、孤儿、非建档立卡的农村低保对象)家庭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等签约服务。对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中核准的大病患者进行分类救治,对9种国家规定的大病和白内障患者进行集中救治。贫困人口县域内参保贫困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制度,设立“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服务。
网络图片
到年全市人均体育场地达1.6平方米
完善市本级、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公共体育设施,市县体育场、体育馆、体育活动中心等建立健全,实现%的乡镇(街道)、社区及行政村建有便捷实用的公共体育健身设施,逐步形成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力争到年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6平方米以上。
来源:河池日报记者杨天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chizx.com/hcszz/1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