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河池守御千户所百户铜印简介
明代河池守御千户所百户铜印简介
--高山柴
由于历史沿革,年7月至年7月,宜山县属于柳州专区。在这期间中,年,同属于柳州专区的柳州市文物管理部门,从市废旧物资公司仓库中拣选到1件明代河池守御千户所百户铜印,至今仍然由柳州市博物馆收藏。这是宜州的历史文物,宜州ZF部门应该接收回到宜州博物馆。
柳州市博物馆珍藏的这件铜印,为国家二级文物。这件青铜印,面径7.1×7.7厘米,厚高3.5厘米,钮高22厘米,重0.7公斤。印面为阴文屈曲篆书:“河池守御千户所百户印”。有边栏,梯形柱钮。左右边上还有阴文楷书:“河池守御千户所百户印”和“礼部造明洪武三十五年十一月”。在厚径尚有“守字一千七百八十一号”字样。该印造型古朴浑重,字体洒脱工整,是研究明代宜州历史及卫所制的实物材料。
可惜明代《庆远府志》已毁,没有记载这个百户军官的资料,无法得知他的姓名,辖地。但从明代卫所世袭制和屯田制来看,一个千户身后就是一个千户所,而百户也类似,他背后就是一百多人的旗军,一百多个军户家庭,一定数量的耕地以及百户(世袭)自家的一个大家族,掌握这个百户印的,正常情况下都是他的子孙后代。盖上这枚印章的命令、文书可以通行无阻。
河池守御千户所于洪武二十八年设置,先在庆远府河池县(后来改州),永乐六年搬到宜山县德胜镇,直属广西都司而非庆远卫,《明会典》明确记载。千户所下设10个百户属官,因此朝廷是给予官印的。这枚百户印实际为建文四年(年)十一月礼部造的,距今有多年历史。柳州博物馆却宣称为洪武年间(—),是不了解明史致误。因为洪武年号止于三十一年,次年()就是新皇帝建文年号,但明成祖试图抹掉建文四年年号,改称为洪武32、33、34、35年。因此洪武三十五年十一月就是建文四年十一月,彼时明成祖已经登基,只能说是明成祖命令礼部重造的。因次年才是永乐元年,礼部只好刻成洪武三十五年造,但时间应为建文年间。还有人说可能是洪武二十五年造,看错了,但是二十八年洪武才有河池千户所所,此时河池百户印是不可能出现的。
巧的是,在贵州的平越守御千户所也找到一枚差不多形状、大小的百户印,编号刚好在上述百户印之前,为“守字一千七百八十号(洪武二十三年五月礼部造)”。此可证明明代千户所百户印全国编号是唯一的。另外河池守御千户所百户印或曾经遗失或破损,又或是建文造百户印,明成祖及时更换,以达到革除建文朝之目的。
高山柴图/文赞赏
人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chizx.com/hcszz/1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