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干部群众热议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讲话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西北海、南宁等地,深入港口、企业、重点项目、创新示范基地和文化单位,视察调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与当地干部群众亲切交流。消息传来,河池干部群众深受鼓舞,备感振奋。我市立即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认真学习总书记视察广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各级各部门也迅速行动,纷纷召开会议,开展专题学习宣传贯彻活动。 两天来,记者走访部分干部群众,大家热议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表态度、谈工作、话发展。大家纷纷表示,一定牢记嘱托、不负期许,把总书记的亲切关怀转化为强大工作动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做好地方发展各项工作。 “要自觉把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同工作实际紧密结合,切实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加快推动本地、本部门工作的强大动力,全力推动‘六大行动’,加快推进‘一城两区’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和重托。”4月24日晚,我市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强调。 “要结合工作实际,积极采取措施,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突出做好‘十大百万’扶贫产业发展、易地扶贫搬迁、重大项目建设、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安全、工业转型升级等工作,敢于担当,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4月26日,市政府党组召开中心组学习会时强调。 “老、少、边、山、穷”的河池,是广西乃至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年,河池举全市之力帮助18.95万人脱贫、91个贫困村摘帽,脱贫人口排在全区前列。然而,在未来4年,我市仍有50万贫困群众需要脱贫摘帽。 市扶贫办主任胡革表示,将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在原有的经验方法上,不断总结和推陈出新,咬定目标、坚定信念、铁定决心,抓好脱贫攻坚“”工作思路,着重打好四大战役、着力完善五大机制、切实强化六大保障,全力确保“十三五”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 去年,都安瑶族自治县16个贫困村户人顺利实现了脱贫摘帽目标,成为广西年度脱贫人数最多的县份。“我们必须按照总书记‘让老区人民尽快摆脱贫困,过上幸福日子’的要求,用心、用情、用智、用力,以抓经济、促发展,抓脱贫、促发展,抓班子、促发展‘三抓三促’为重点,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发展核桃、油茶、毛葡萄等特色产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决不拖全市、全区的后腿。”副市长、都安县委书记陈继勇说。 特色农业发展,离不开适度规模经营,土地确权流转是基本保障。覃秀玲和梁利妮,一个在金城江区农经局工作,一个在金城江区农业局工作,近两年,两人一起下基层、战一线,推动土地确权流转和农业发展。“我区已经完成土地确权30万亩左右,而土地流转仅6.2万亩,离总书记要求的‘做好现代特色农业这篇文章,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还有较大距离。”她们表示,将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服务,强力推进土地确权工作,为农村土地流转有序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并全力推动土地使用权进入市场,盘活土地经营权,激发农村经济增长活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驻村“第一书记”黄江山奋战在扶贫战场的前沿阵地,在他看来,脱贫攻坚早已不再停留在修几条路、送几样慰问品等物质层面上,而是要从贫困根源着手,彻底拔穷根、改穷业、挪穷窝。他表示,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不仅提供了指引,还带来了精神食粮。他将用心思考、用心工作、用心服务,当好帮手和桥梁,为村民争取项目、协调发展资金、维护正当合法利益,帮助带领群众摆脱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脱贫。 “听说一亩药材一年可以有几万元的收入……”记者采访时,金城江区侧岭乡拉合村沙子坪屯队长莫宏妮正带着60多名群众,在该乡三红农业示范区种植中药材。她已不再满足于每年一亩地租金元、一天元工钱的双收入,“示范区建起来,我们的视野也开阔了,先帮老板打工,学习技术,再想着自己种植点中药材,争取成为总书记所说的新型农民。”(河池日报记者蒋宽)
来源:河池网
监制:乐潮
责编:土枪刚子
编辑:东经°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chizx.com/hcszz/4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