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阶段教学活动开展实例河池学院案例
4月底,河池学院非毕业班学生陆续返校,学校教学秩序逐步恢复。然而,因疫情防控要求,教室、实验室等教学场所的固定座位、容纳人数都有所下降。如何在这种情况下顺利开展教学以满足全校师生的需求?学校通过采用分时教学、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并存等举措,并通过各种“五花八门”的评奖,鼓励师生继续使用雨课堂作为教学工具开展教学,交出了后疫情阶段5月份的答卷。
课程教学活动“前三甲”
年5月,共有门课程利用雨课堂开展教学活动,比4月的门增加19.49%。81门课程在一个月内雨课堂教学活动次数达到或超过5次,占比57.45%。开展教学活动次数最多的课程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共计89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计算机应用基础”并列第二,各71次。
课程互动“前三甲”
开展课堂互动最活跃的课程是“学前儿童发展科学”,共人次,其次是“学与教的心理学”和“基础心理学”。排名前三的课程开设学院均为教师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5月雨课堂互动总数为人次,是3月的3.69倍,增长迅速。
“答题王”、“答题英雄团”称号
学前19班的同学5月在“学前儿童发展科学”课程上共参与实时互动答题人次,获得“单课程答题王”称号。而思政、组成的教学合班则凭借他们在课程“心理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法学概论”、“大学英语2”四门课程上共完成实时互动答题人次的成绩获得“答题英雄团”称号。
“十万个为什么”称号
思政、合班在课程“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上点击“PPT不懂”20人次,获得“十万个为什么”称号。
“能说会道”称号
5月发送弹幕最多的班级是思政、合班,共条,获得“能说会道”称号。
“投投是道”称号
思政、合班则凭借课程“心理学”上的份课堂投稿获得雨课堂5月“投投是道”称号。
给老师们的称号
上课推送实时试题最多的是教师教育学院的刘雪珍老师,共人次参与;收到课堂弹幕最多的是教师教育学院的陈媛媛老师,共条;随机点名最多的是外国语学院的程永涛老师,共随机点名96次;发送红包最多的是外国语学院的覃赓老师,共发送课堂红包76个。
为了顺利开展教学,河池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全员出动,要求每个人都熟练掌握可能用得上的教学工具,并积极为老师们掌握雨课堂等教学工具出谋划策。
一、培训。开展全校范围内的培训,让老师们熟悉了解包括雨课堂在内的在线教学工具;
二、专人对接。每一个二级学院都安排专人负责对接,对接人协助二级学院做好技术支持、技术答疑等工作;
三、制作“教师在线教学技术专题”系列,重点介绍雨课堂等在线教学工具的功能解析、场景实操、案例分享等;
四、拍摄制作实操小视频,将老师们最常用的工具进行实操视频的拍摄和分享,确保老师们熟练掌握使用技巧。
返校后,学校利用雨课堂专业版后台数据,评选出师生及班级等各类称号,更充分激励了广大师生积极利用雨课堂开展教学。
同时,学校还在每个多媒体教室都安装上了雨课堂,并配备收音麦克风,老师在教室可以正常开启课堂教学,同时给需要隔离或未能返校的学生进行远程授课。
5月期间,雨课堂师生总用户量为16人,较4月新增用户人。其中,活跃教师人,活跃学生人(说明:统计时间内至少参与了一次教学活动的用户),较4月均有所上升。涉及包括合班在内的教学班个。
校领导也成为了雨课堂的深度用户,并寄语:雨课堂易用,能用,好用,管用。
来源:河池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chizx.com/hcszz/5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