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不如来河池品尝特色小吃吧不胖

河池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自然也会有许多充满少数民族特色的美食这个国庆假期不如就来河池做一名吃货吧!

龙捧·红豆腐

龙捧(bóng)·红豆腐在壮乡,不论是猪、牛、羊等家畜以及鸡、鸭、鹅等家畜的鲜血都被视为美味佳肴,备受人们青睐。宜州人自古以来对血不直呼其名,而称“红”,如牛红、猪红,鸡红、鸭红。民间还有传说:“‘红’可以‘绞灰尘’。从事灰尘作业的人经常吃它,帮‘绞’肚里的灰尘。”这种祖传的“食疗法”,更增加了人们对动物血的兴趣,促使了它的身价倍增。宜州人吃动物血的吃法多种多样。最为常见的有“红豆腐”。

宜州粽

包粽子并不复杂。选用黏性大的“大糯米”,用碱砂水洗浸后滤干,然后用新鲜的竹叶把糯米及馅心包裹成各种不同外型的“包”,就是粽子。馅心最简便的是裹了五香粉的一小块猪腰方肉;稍微讲究的还加入花生、绿豆、板粟、莲子、白果、红枣、腊鸭、鸡丝。

龙岸菜包

在河池的大街小巷,都能发现到处都是少数民族的特色饮食,在罗城,那里生活着许多仫佬族人,因此那里的仫佬族美食更是百花齐放。仫佬族的美食吃起来既方便又养生,每到逢年过节,或是全家团圆的时候,仫佬族人都会做名为"龙岸菜包"的菜肴来庆祝。用糯米、虾仁、木耳、火腿等切成细丁,经过翻炒后散发出的大山和大海的味道,包裹着这些的菜叶选用的是叶大肉厚的芥菜叶子,这样才能保证包裹的密合度和口感,经过蒸好的养生蔬菜包,散发着阵阵清香,一口咬下去鲜香可口,虾的鲜味在嘴里留有余香,让人吃到上瘾。

牛头宴

说起河池的特色美食,里面的牛头宴也是当仁不让,制作牛头宴的过程可不简单。首先将牛头放入锅中蒸上四十分钟,蒸好的牛头还需要放到十几种香料制作而成的卤水里再煮上半个小时,然后调配特别的酱汁,用调味粉大火翻炒螺肉,待螺蛳的咸、酸、辣出味后,淋在牛头上,让它彻底入味。这样的牛头宴吃着大快朵颐,好不爽快。

渣豆腐

渣豆腐每逢夏季,走进凤山的汉家瑶寨,在餐桌上会看到一道菜羹,那是人们常吃的长寿绿色食品-瑶豆腐也叫渣豆腐。其做法是:1、将嫩黄豆(青豆)一两碗打磨成豆浆(渣),然后煮半锅水,待水开后将豆浆(渣)倒入锅中并不停地搅拌,等到豆浆煮沸后滴入约两匙羹的米醋2、取一嫩南瓜黄瓜各一个切成丝、南瓜苗剥好洗净、番茄切成丁;3、将南瓜、黄瓜丝、瓜苗番茄丁倒入锅中与豆渣一起煮,再加入火麻羹煮熟后盛入碗中。

一品豆腐

河池的一品豆腐和其他地方也不大相同,这里的豆腐从不用石膏定形,而是用鸡蛋和豆浆混合在一起,再放入蒸锅里脱胎换骨而成,经过油炸后的豆腐金黄鲜嫩,再加上秘制调料,一道受当地人喜爱的一品豆腐就做好了。

猪龙碰

猪龙碰原料:猪小肠、猪血、大米饭、玉米粉、花生仁、盐、油、五香粉等。制法:将小肠洗净备用,花生仁炒熟捣碎,然后与猪血、大米饭、玉米粉炒熟、油盐适量拌匀成烂泥状(不要过烯烂),灌输入肠内并压紧压实,扎好两头,放入锅里文火煮熟即成。猪龙碰捞出水后即可食用,亦可再次入油锅炸至表皮稍黄,出锅切块上桌当主食,这样吃起来更加香脆可口。

七百弄鸡

七百弄鸡是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于年1月10日获国家农业部授予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畜禽品种。七百弄鸡是农村群众自繁自养而形成的一个地方品种,以放养为主,白天在房前屋后、山林荒坡、果园草地等适宜放养场地自由觅食虫、草,晚归鸡舍,适时适量补喂本地种植的玉米、谷物等杂粮,具有适应性、抗病力和觅食力强,耐粗饲等特点。体型娇小,肌肉结实,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皮下脂肪少,味美甘香,营养丰富。

干锅牛蛙

比起一品豆腐的静,动如脱兔的干锅牛蛙也不甘示弱,牛蛙生性好动灵活,锻炼出来的发达肌肉肉质嫩而柔韧,可以说是干锅牛蛙的灵魂之处。将清理好的牛蛙放入油锅中猛火炸上十分钟,再将葱姜蒜、花椒、泡椒等配料和牛蛙一同爆炒,待完全入味后便可出锅了。好动的牛蛙经过酸麻辣的酱料,让食者自始至终都能感受到不停跳动的味蕾,根本停不下来。

武篆酸粉

武篆酸粉是东兰武篆当地自创的特色风味酸米粉口感酸而不酸,香,极其美味是东兰最新的特色风味小吃。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chizx.com/hcszz/839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