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疫情防控网守住环境安全线广西日报
疫情防控期间,广西生态环境部门采取“网上受理、后台办理、线上流转”的评估模式,畅通环评评估通道,积极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广西北海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技术人员在北海牛尾岭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开展水质监测采用工作。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利用广西土壤污染源头精准监管系统,在现场抽查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处置医疗废物运行情况。
广西举办生态环境领域“抗击疫情,守护环境”政银企恳谈对接活动,积极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全程跟进服务监管广西版“医院”污水处理系统建设,牢牢守住了疫情防控“第二道防线”。
疫情防控期间,南宁市生态环境局疫情防控现场组对南宁市医疗废物废水处置环节全程监管。
梧州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每天深入一线,对医疗废物收集等进行认真仔细检查,确保疫情防控不留死角。
疫情防控期间,广西贵港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技术人员对辖区饮用水水源地、水功能区进行监测分析,确保水资源环境安全。
韦夏妮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广西生态环保铁军义不容辞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在防疫阻击战和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坚持“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在守住疫情防控环境安全底线的同时,主动作为、精准施策,协同推动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1监管有温度“涉疫”医废日产日清
医疗废弃物处置是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的“第二道防线”,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按照党中央和自治区各项决策部署,利用土壤污染源头精准监管系统等信息化建设成果,加强疫情期间的医疗废弃物处理监管工作。
1月30-31日,自治区党委常委到南宁、贵港、来宾实地检查指导新冠肺炎疫情医疗废物处置工作;2月4日,再次来到河池市,深入村屯社区、生活垃圾转运站、医疗废弃物处置中心等基层一线检查指导防疫工作。
“从医院收集的废弃口罩、防护服等医疗废物,经过收集和运输到医疗废物处置中心之后,我们可以从信息化系统上监控到处置过程的每一个关键环节,不用到现场也可以实现监管。”在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大楼20楼指挥部,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相关领导利用广西土壤污染源头精准监管系统,在现场连线抽查了桂林、贵港、防城港、北海4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处置医疗废物运行情况。
这是广西土壤污染源头精准监管系统运用的成果之一。
广西土壤污染源头精准监管系统共对全区17家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企业、个点位实施24小时监控,可实现对全区重点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监控、企业24小时实时电子转移联单系统以及查看目标医废企业入口、中控、处置、焚烧车间、飞灰存储等位置工作情况,信息自动存储60天,达到规范企业行为和远程监管的目的,有效提高环境执法人员快速查处危险废物违法行为的取证能力,为后期环境执法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疫情发生以来,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积极组织全区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坚守医疗废物监管岗位,开展医疗机构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专项执法检查,盯紧医疗废物处置、污水处理等重点环节,确保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防控到位。截至3月4日,全区累计实际处置医疗废物量.4吨(其中涉疫废物.4吨),全区14个设区市涉疫医疗废物实现了日产日清,涉疫医疗废物全部得到妥善收集和安全处置。
2建设有速度扭转防控被动局面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全程跟进服务监管广西版“小汤山”医院污水处理系统建设,指导环保企业奋战7个昼夜完成配套医疗污水处理系统改扩建任务,确保疫情医疗废水得到及时有效安全地收集、转运、处理、处置,牢牢守住了疫情防控“第二道防线”。
“职责所在,必须迎难而上。管控好每一个环节,按时按质完成任务就有希望。”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水环境管理处处长赖春苗说。1月28日,广西医院医院医院后,污水排放标准医院医院级别。当天,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立即召开专项工作会议,处长赖春苗、副处长许桂苹率先垂范,从项目现场踏勘到方案审定、现场施工,全程跟进服务监管,逢山修路、遇水搭桥,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广西版“小汤山”医院污水处理系统按期按质顺利完成。
2月1日,在医院施工现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相关工作井然有序地忙碌着。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和南宁市生态环境局组织专家对技术方案进行评审,该方案省掉环评审批环节,经专家审定后立即实施。各项工作同时进行,“一分钟都不能耽搁。”
经过7个昼夜的奋战,医院配套医疗污水处理系统改扩建完成,临时负压病房配套污水处理工程、原有污水站消杀技改应急处理工程按指挥部要求于2月7日安装调试完成,2月10日上午正式办理交付使用运维手续。2月11日,在医院现场,污水处理站已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污水处理站周围已进行复土回填,完成初步绿化。
根据自治区统筹部署,自治区生态环境厅除了负责牵头指导医院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外,还推进了河池市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等7医院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工作,督促相关企业按时按质完成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3监测有力度阻断疫情传播链
为保障百姓喝上放心水,确保生态环境安全,在疫情防控的艰难关头,广西生态环境监测人赶赴饮用水水源地第一现场,着力加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预警监测,有效阻击新冠肺炎疫情扩散。
广西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牵头制订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应急监测方案》,提出加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应急监测,在常规监测基础上,增加生物毒性和余氯等疫情防控特征指标的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加密监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2月4日,广西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污染源应急监测室的吕博伟在工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chizx.com/hcszz/9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