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厉害在这些事情上,河池市都做到了广西

记者从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河池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年河池市地区生产总值达.3亿元,分别是年和年的倍和倍。改革开放初期(年),河池市经济以农业为主,三次产业结构为44.5:29.8:25.7。到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0.4:31.7:47.9,第二、第三产业比重显著提高,三产协同发展,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河池市地处广西西北部、

云贵高原南缘,

是“一带一路”、

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城市。

世界长寿之乡巴马命河

河池的基本情况可以用“五区五乡”来概括

“五区”:

著名的革命老区、

少数民族地区、

典型的大石山区和石漠化地区、

贫困地区、

水库移民区。

“五乡”:

世界长寿之乡、

刘三姐家乡、

世界铜鼓之乡、

中国有色金属之乡、

著名水电之乡。

宜州刘三姐歌仙桥

下面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

新中国成立70年来,

河池的变革和进步吧。

01

年,河池市地区生产总值达.3亿元

70年的砥砺前行,河池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宜州嘉联丝绸有限公司生产线。

年——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3亿元,与建国初期年的0.34亿元相比,增长倍,与改革开放初期年的5.67亿元相比,增长倍;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元,比年增长倍;

工业总产值达到.88亿元,比年增长倍;财政收入达到77.54亿元,比年增长倍。

年三次产业结构为20.4:31.7:47.9,与年的77:12:11和年的44.5:29.8:25.7相比,产业结构由单一农业为主,基本实现了一、二、三次产业协同发展,从农业主导型逐步向服务业主导型转变,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南丹洞天酒海莫锦锐作品。

02

年—年,全是实现减贫48.68万人

作为广西乃至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的河池市,是广西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设区市。

年实施脱贫攻坚战以来,河池市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最大的发展机遇来抓,推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步一步朝着小康迈进。

南丹巴平乡村旅游。

全市农村贫困人口从年底的万人减少到年底的28万人,累计减少贫困人口万人;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年的元增加到年的元,年均增长元;

贫困发生率由年底的84%下降到年底的8.22%。

全市年至年实现减贫48.68万人,个贫困村出列,南丹、金城江、天峨实现整县(区)摘帽,为年实现与全国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南丹县“千家瑶寨-万户瑶乡”易地扶贫搬迁项目里湖安置点。

罗城第三届仫佬族依饭文化节暨扶贫产业招商活动。

南方公司现代化生产车间。

03

河池多项工作排在全区前列

“三农”工作成绩斐然,全市“十大百万”扶贫产业稳步推进,核桃种植面积由最初的13万亩发展到目前万亩,成为华南地区核桃种植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全市桑园总面积90万亩,鲜茧产量12.63万吨,连续14年稳居全区设区市第一;牛、羊饲养量和出栏量及内陆大水面养殖开发面积连续5年保持全区第一;全市有效期内认证登记的“三品一标”农产品达个,居全区设区市第一。

都安大都华牛生态养殖科技示范园。

工业经济发展迅猛,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已形成以有色金属、食品加工、电力、茧丝绸、建材五大支柱产业为主的工业产业体系;削山填壑建设大任产业园区,全市有色金属产业集约化、规模化程度明显提升,生态环保型有色金属示范基地建设初现雏形;河池?南丹工业园区成为百亿园区,南方公司企业综合实力在全国铅锌行业排名前三,是全国最大的铅锌生产基地;电力产业成为百亿产业;新兴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酿酒、优质饮用水产业产能、产值稳居全区第一,丹泉、巴马丽琅成为中国驰名商标。

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天峨龙滩水电站。

建设中的大任产业园。

旅游业异军突起,获评中国首个地级“世界长寿市”,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上升为自治区发展战略,凤山成功入选世界地质公园,环江喀斯特成功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世界地质公园-凤山三门海景区。

交通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河池机场建成通航,红水河黄金水道正式复航,贵阳经河池至南宁高速铁路开工建设,目前河池境内高速公路建设总里程达.公里,通车总里程达.公里,在建贺州至巴马(来宾至都安段、都安至巴马段)、融水至河池(河池段)、乐业至百色(河池段)、南丹至下老等5条高速公路总里程达.54公里,新谋划的9条15个路段约公里的高速公路项目列入《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年)》。河池的综合立体交通路网和互联互通构架基本形成。

航拍的河池机场。

河池-百色高速红水河大桥。

河池-百色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群,高东风摄。

生态优势益发明显,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0.05%,排在全区前列,生态公益林面积、森林面积、活立木蓄积量位于全区前列,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全区前列,“山清水秀生态美”成为金字招牌。同时,“放管服”改革成效明显;党的建设迈上新台阶;先后荣获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自治区平安市、建设平安广西活动先进市、自治区卫生城市、广西园林城市和“南珠杯”竞赛特等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世界自然遗产地-环江喀斯特地貌。

东兰县红水河第一湾风光。

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扩大开放、担当实干,

继续谱写新时代河池发展新篇章,

为建设壮美广西作出更大贡献,

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chizx.com/hcsgr/67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