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大事跨海子湖特大桥合龙国内最大规模桥

荆州跨海子湖特大桥顺利合龙

9月1日,经过一年零八个月的紧张施工,荆州市跨海子湖特大桥顺利合龙。据介绍,该特大桥为15跨米一联的连续梁桥,此类跨度和长度的桥梁没有成熟的工程实例,大桥连续梁长度目前为国内和国际同类型桥梁的总长度第一。

楚都大道工程是荆州市城市向北发展的主干道,也是城北纪南文旅新区出行的主要道路,而楚都大道二期的重点控制性工程——跨海子湖特大桥则是进入荆州园博园的主通道。跨海子湖特大桥南起楚都大道与凤凰大道交叉路口,北抵庙湖北岸邵家咀。桥长米,宽34米,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50公里,与荆沙地方铁路平行向北。

大桥最后一跨的顺利合龙,标志着跨海子湖特大桥的上部结构已经全部施工完毕,目前已大面积进入桥面系施工。桥面施工目前已经完成80%,桥面右幅预计9月10号刷黑工作全部完成达到通车条件,左幅9月18号全部完成达到通车条件。

跨海子湖特大桥是一座仿古景观大桥,在桥侧一共建有四座仿古建筑,它们都是以楚汉古建筑为蓝本设计建造的,等到大桥建成后,行人可由这4座仿古建筑上桥,步行至桥对岸。

这4座仿古建筑均为实木结构,采用从非洲进口的优质菠萝格木材,这种木材质硬而亮,纹理致密,不变形、不开裂、防腐耐磨,为著名硬木之一。同时,为凸显荆州本土特色,设计者还在仿古建筑的顶端设置了荆州地标性图腾“金凤腾飞”。

武汉光谷大道高架桥通车

9月1日,武汉光谷大道高架(雄楚大街—杨桥湖大道段)正式通车。随着光谷大道快速化改造新建高架桥通车,从东湖隧道到江夏杨桥湖大道,也实现了全程高架直达。

光谷大道是武汉军运会重要保障线路,高架一路向南,将极大解决光谷向南发展的交通瓶颈。过去六七年间,光谷交通建设南北联动,贯通东西。光谷东,光谷“科技新贵”。一座座园区次第崛起,成为引领光谷的新地标。光谷东的交通规划,一开始便是高起点的地铁、有轨电车等绿色交通工具。光谷西则不同。光谷广场、关山大道、民族大道、光谷大道,既是光谷产业的源起,也是光谷年轻指数和活力指数最高的地区。这里承载着万常住人口的大部分,在城市化进程中渐渐成为年轻的“老城区”。大量年轻人口的涌入和落户安家,给这里的交通带来巨大压力。

光谷大道高架通车,将对光谷西部交通带来根本性改变。一方面可对地面交通实现分流,另一方面从凤凰山出来后可经高架直通东湖隧道,畅达二七长江大桥、金桥直至北三环。

今后,市民开车从江夏至光谷,经光谷大道、东湖隧道、二环线,最快30分钟可达青山、汉口中心城区,全程无红绿灯。关山大道上,大学园路跨三环线高架通车后,往江夏方向的南北主通道打通,以前从关山到大学园路需要20分钟,现在走高架仅需2分钟。

国内最大规模桥梁基础托换顺利完成

连接北京中心城区与城市副中心的快速通道——北京广渠路东延道路工程,8月31日在北京地铁八通线的咽喉路段成功实施了轨道桥梁基础的五点同步托换作业,刷新了我国轨道桥梁基础托换的纪录。

据介绍,北京广渠路东延道路工程全长7.6公里,设计为双层行车系统,地面为景观道路,地下隧道分为双向6车道的快速路和综合管廊。受周边环境的限制,下层隧道有5处与正在运营的地铁八通线桥墩基础产生位置重合。为了在不影响列车运行安全的前提下开挖地下隧道,设计采用了目前国际领先的桥梁基础托换施工技术。

据悉,施工人员先在桥墩两侧建一个新的基础,通过多个千斤顶顶住桥梁,把受力荷载转换过来,再拆掉原有基础,就可以在桥梁下面开挖隧道了。

整个轨道桥梁顺利完成受力转换作业,确保了轨道桥梁的水平和垂直精度误差不到2毫米,为我国集约化利用地下空间提供了成功经验。

合长高速龙溪嘉陵江特大桥钢围堰正式下水

近日,经过2年多的建设,重庆三环合长高速控制性工程龙溪嘉陵江特大桥8号主桥墩钢围堰日前正式下水,这也标志着大桥施工进入了关键时期。

8号主墩采用双壁钢套箱围堰进行深水承台基础施工,围堰为圆端形,长47.8m,宽17.8m,总高25m,竖向分四节,第一、二节高度13.5m。本次提升下放结构总重约t,共布置4组8个下放点,使用8台t油缸,每台油缸穿31根钢绞线。

钢围堰是在深水中建造水利工程时修建的围护结构,它能够防止水和土进入修建位置,以便在围堰内排水和开挖基坑。此次龙溪嘉陵江特大桥钢围堰的顺利下水,为大桥主墩的浇筑提供了基础条件,大桥建设也将进入快速有序推进阶段。

据了解,合长高速龙溪嘉陵江特大桥桥梁全长米,桥梁宽度43.5米,按照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加双向四车道市政道路加人行道设计,单幅桥面宽21.5米,底宽13.5米。其中8、9号主墩采用整体基础,承台为圆端形,8号主墩高度41.米,9号主墩高度34.米,具有深水施工、桥梁跨度大、桥面宽等施工难点。

合长高速起于重庆三环高速合川沙溪枢纽互通,止于渝长高速公路箭沱湾立交,途经合川草街、清平、北碚静观、三圣、渝北统景、石船、龙兴等多个乡镇,全长约77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年合长高速建成通车后,合川至长寿间的行程,将由原来的2个小时缩短至一个小时左右。

贵南高铁澄江双线特大桥首个大跨度梁浇筑

近日,从贵州贵阳到广西南宁的贵南高铁澄江双线特大桥米拱加劲大跨度连续梁“0号块浇筑”完成,标志着贵南高铁首个最大跨度的高铁拱加劲连续梁正式浇筑。

贵南高铁澄江双线特大桥,位于广西河池市都安县境内,全长15.5公里,这不仅是贵南高铁全线最长的一座特大桥梁,也是广西现有建成铁路桥梁中最长的一座。大桥的米拱梁,是拱加劲连续梁,它的承台、墩身及梁体0号块结构均为大体积混凝土,连续梁整体总共需要浇筑混凝土多立方米,相当于10个1.8米深标准游泳池的正常水量。

据了解,贵南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南高铁北起贵阳北站,向南经龙里、贵定、都匀、独山、荔波,金城江、都安、马山、武鸣等站,终点在南宁铁路枢纽南宁东站,正线全长约.6公里(贵州段.6公里,广西段公里),共设14个车站。设计时速公里。项目预计年通车,建成后贵阳到南宁的旅行时间只需约2小时,比现在节省约3个小时。

贵南高铁的北端经贵阳铁路枢纽与上海至昆明高铁、成都至贵阳高铁衔接,南端与柳南客专、南广高铁、广西沿海铁路、云桂铁路相连,是川渝黔及西北地区连接广西南宁、北部湾沿海城市以及粤西地区、海南省的便捷快速的客运通道。

这条铁路建成通车后,将进一步完善区域快速客运铁路网络,提高我国西南地区与华南地区铁路通道能力,加速沿线新型城镇化进程和旅游资源开发,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另外,贵南高铁对促进我国与东盟国家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发挥铁路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服务保障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chizx.com/hcsmj/106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