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河池经济社会发展情

新闻发布会

今天上午(7月2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南宁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河池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来自境内外40家媒体参会。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何辛幸作主题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市委副书记、市长唐云舒,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韦朝晖,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陆海生回答有关提问。

河池市地处广西西北部、云贵高原南缘,是“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城市。全市辖9县2区,个乡镇(街道)和个行政村(社区),总面积3.3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万。河池的基本情况可以用“五区五乡”来概括,“五区”:著名的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典型的大石山区和石漠化地区、贫困地区、水库移民区;“五乡”:世界长寿之乡、刘三姐家乡、世界铜鼓之乡、中国有色金属之乡、著名水电之乡。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和关心帮助下,河池各族人民奋发图强、艰苦创业,用探索和实践,走过并见证了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创业历程、发展历程、繁荣历程。70年的砥砺前行,河池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河池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美丽幸福新河池建设“一本蓝图绘到底”,开创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3亿元,与建国初期年的0.34亿元相比,增长倍,与改革开放初期年的5.67亿元相比,增长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元,比年增长倍;工业总产值达到.88亿元,比年增长倍;财政收入达到77.54亿元,比年增长倍。

年三次产业结构为20.4:31.7:47.9,与年的77:12:11和年的44.5:29.8:25.7相比,产业结构由单一农业为主,基本实现了一、二、三次产业协同发展,从农业主导型逐步向服务业主导型转变,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作为广西乃至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的河池市,是广西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设区市。年实施脱贫攻坚战以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确保可持续”的要求,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最大的发展机遇来抓,大力弘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河池精神,克难攻坚、砥砺奋进,推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全市农村贫困人口从年底的万人减少到年底的28万人,累计减少贫困人口万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年的元增加到年的元,年均增长元;贫困发生率由年底的84%下降到年底的8.22%。全市年至年实现减贫48.68万人,个贫困村出列,南丹、金城江、天峨实现整县(区)摘帽,为年实现与全国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河池深圳巴马大健康合作特别试验区上升为自治区与深圳市共同推进的东西协作重点项目,已引进深圳企业43家,合作项目58个。脱贫攻坚的经验做法得到国家、自治区的充分肯定,并广泛宣传推介。全国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现场推进会、全国携手奔小康现场会在河池召开,石漠化治理和脱贫攻坚融合发展经验获得国家层面肯定;全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产业脱贫、易地扶贫搬迁、石漠化治理、旅游扶贫、“空店”精准扶贫、网络扶贫、小额信贷、东西部扶贫协作、统一战线助力脱贫攻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等现场会先后在河池召开,“贷牛还牛”全产业链扶贫模式等经验在全区推广。

河池多项工作排在全区前列“三农”工作成绩斐然

全市“十大百万”扶贫产业稳步推进,核桃种植面积由最初的13万亩发展到目前万亩,成为华南地区核桃种植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全市桑园总面积90万亩,鲜茧产量12.63万吨,连续14年稳居全区设区市第一;牛、羊饲养量和出栏量及内陆大水面养殖开发面积连续5年保持全区第一;全市有效期内认证登记的“三品一标”农产品达个,居全区设区市第一。

工业经济发展迅猛

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已形成以有色金属、食品加工、电力、茧丝绸、建材五大支柱产业为主的工业产业体系;削山填壑建设大任产业园区,全市有色金属产业集约化、规模化程度明显提升,生态环保型有色金属示范基地建设初现雏形;河池?南丹工业园区成为百亿园区,南方公司企业综合实力在全国铅锌行业排名前三,是全国最大的铅锌生产基地;电力产业成为百亿产业;新兴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酿酒、优质饮用水产业产能、产值稳居全区第一,丹泉、巴马丽琅成为中国驰名商标。

旅游业异军突起

获评中国首个地级“世界长寿市”,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上升为自治区发展战略,凤山成功入选世界地质公园,环江喀斯特成功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交通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河池机场建成通航,红水河黄金水道正式复航,贵阳经河池至南宁高速铁路开工建设,目前河池境内高速公路建设总里程达.公里,通车总里程达.公里,在建贺州至巴马(来宾至都安段、都安至巴马段)、融水至河池(河池段)、乐业至百色(河池段)、南丹至下老等5条高速公路总里程达.54公里,新谋划的9条15个路段约公里的高速公路项目列入《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年)》。河池的综合立体交通路网和互联互通构架基本形成。

生态优势益发明显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0.05%,排在全区前列,生态公益林面积、森林面积、活立木蓄积量位于全区前列,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全区前列,“山清水秀生态美”成为金字招牌。同时,“放管服”改革成效明显;党的建设迈上新台阶;先后荣获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自治区平安市、建设平安广西活动先进市、自治区卫生城市、广西园林城市和“南珠杯”竞赛特等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进入新时代,站在新起点,踏上新征程

中共河池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何辛幸说:“河池将坚定不移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西的“三大定位”新使命和提出的“五个扎实”新要求以及作出的“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重要题词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中央、自治区各项决策部署和市委“”总体工作思路,深入开展营造“三大生态”实施“三大攻坚”六大行动,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担当实干,继续谱写新时代河池发展新篇章,为建设壮美广西作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发布会上,媒体记者围绕河池如何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大力发展“十大百万”扶贫产业、打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金字招牌、“生态长寿市、三姐文化城”城市品牌打造、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构建承接西南连接中南、北部湾的综合交通枢纽等踊跃提问。何辛幸、唐云舒用生动的例子、翔实的数据一一作了回答。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副主任罗联生主持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现场同步举办了河池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展示和河池特色文化旅游商品展示。

阅读完整文章、观看视频请戳左下角“阅读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chizx.com/hcsmj/604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