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人速来带你打卡都巴高速,沿途各隧

■投稿爆料、商务合作、活动策划、抖音拍摄

■请联系小江   连日来,我市天气晴朗,驱车行驶在明媚阳光下试运行的都巴高速公路,沿途青山碧水与蓝天白云交融,特别是被精心雕琢的每一座隧道入口,不仅展现了河池神奇的长寿文化和世界铜鼓之乡的底蕴,也丰富了都巴高速的文化内涵。

都巴高速沿途风景如画。

都巴高速宛如巨龙穿行于田野。

浓郁民族味清新扑面来

  驱车从都安瑶族自治县澄江互通入口往大化瑶族自治县方向行驶十几分钟,远远就可以看到两只彩色的绣球“挂”在弄莫隧道口两侧,逼真飘逸,动感十足,浓郁的壮瑶风情扑面而来。

弄楼二号、三号隧道口的壁画,民族风情浓郁。

  继续前行,道路两侧天蓝山绿,植被茂密,宛若画中。特别是沿途隧道进出口绘制的精美“壁画”,将当地壮、瑶等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民俗民风、特色文化都“收纳”其中,在青山碧水间尽展河池文化之美、和谐之美、生态之美。

  驱车临近下排隧道,仿佛“耳闻”悦耳鼓声,岩香隧道入口可观民族舞蹈,新依隧道入口生态山水美景如画,华内隧道入口的“七百弄鸡”似在咯咯咯地“产蛋”,弄安隧道入口的“渔民”在“红水河”“撒网泛舟”,拜各隧道口挂满成熟的“山野葡萄”,弄楼三号隧道口演绎着精彩的“打陀螺”,伏龙隧道口有一条“巨龙”在“欢歌”,丹曲隧道前壮观的“水电站”引导你走进“水电之乡”,在弄拉隧道口似闻芦笙悦耳,弄六隧道口的“黑山羊”似在咩咩欢叫,设吉隧道前的“命河”演绎着长寿的乐章,那陈隧道前红梅绽放喜鹊登枝……

弄叩隧道口的壁画展现铜鼓元素。

匠心酿奇韵赏景怡身心

  都巴高速贯穿都安、大化、巴马等3个瑶族自治县,为了使这条造福沿线少数民族群众的高速公路更加具有民族特色,建设者在沿途隧道设计上遵循“保、还、借、造”的原则,最大限度维持原有景观的和谐,注重隧道口植被的恢复,营造“虽为天工,宛自天开”的隧道洞口景观。

新依隧道入口的壁画展现生态山水元素。

  据施工单位相关负责人介绍,设计人员匠心独运,在景观设计处理上尽量做到源于自然,将隧道洞口自然景观与周边地域人文景观、民族文化元素有机融合,使隧道洞口景观更具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通过对洞口进行色彩、材质、空间布局和植物造景等处理,增加隧道洞口的可识别性。特别是驾驶员在连续行车过程中容易产生枯燥感与疲劳感,恰到好处的隧道洞口景观能从色彩或造型上给驾驶员为之一振的视觉冲击,消除驾车视觉疲劳,增加驾车的轻松度。

设吉隧道入口刻画长寿命河元素。

高速小康路一路好风景

  据了解,都巴高速公路在建设过程中着力拓展公路旅游功能,成为其又一特色。

民族风情浓郁的大化服务区。

位于大化羌圩的高速公路出入口。

巴马南收费站。

  随着私家车逐年增多,自驾游已经成为众多家庭出游的首选。如何把游客出行的需求、拓展旅游市场科学地与高速公路“嫁接”,实现公路与旅游的有机融合?这对高速公路修建提出了更加科学、更富前瞻性的要求。

  投资建设都巴高速的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有限公司都巴高速指挥长覃子秀介绍说:“在都巴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我们因地制宜,结合沿线自然风光及旅游资源,合理确定隧道进出口、高速路口、服务区等设计主题,努力做到公路建设与沿线自然景观协调统一,使都巴高速公路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同时,结合公众出行需求,尽可能地完善公路旅游服务设施,拓宽完善公路旅游服务,造福沿线群众。”他表示,都巴高速沿线隧道的民族特色、文化特色、地域特色,是赋予高速公路新功能的有益尝试,对拓展公路服务与旅游功能,带动沿线旅游经济发展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来源:河池日报社融媒体首席记者高东风

■投稿爆料、商务合作、活动策划、抖音拍摄

■请联系小江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chizx.com/hcsmj/86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