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绍根响水关下三合桥记忆都安

点击上方“都安热线”,和70万人一起   话说每年盛夏时节,从都安县大兴乡九屯村山脚下的天窗中涌出滚滚波涛,巨龙般的洪峰撕山裂谷顺势南下直扑三合响水关,古时这里关隘山险,水势落差很大,水石相击声震环谷,响水关因此而得名。在响水关下不远处,又有一条从大兴乡太阳村冲出来的河道同样像魔蛟般吞天咽地汹涌扑来,当两条河流交汇在一起,刹那,猛龙争威,腾蛟扑地,正是“七月涛声吼地来,波高数丈触山回,”凶猛水势在这里冲出一片阔大的江面。

  在这江水两岸,土地肥沃,物阜粮丰。可是这样一条汹涌澎湃的河流,亿万年来把东西裂成鸿沟,使两岸人民长期饱受着河浪的凌辱,一年中大半时间但见碧浪翻飞,猿猴哀嚎,无法进行正常生活交往,甚至连”爱”也望河却步。河东河西原有两个屯,虽说鸡犬之声相闻,生活上也时有往来,可就没有通婚过。据说很久很久以前河西有一个男翁,因为脚踝,柱着拐杖去追赶鸭子,不慎在慌乱中跌倒了,恰好河东正过来收割的一位村妇见状,便开玩笑说:“哟,一个大男人有三条腿,走路还要跌跟头?”河西男翁本来在气头上,即刻还以颜色:“我知道你有两张嘴巴,上面嘴巴能说,下面嘴巴会咬,你厉害,我比不上你。”那河东村妇一时无话应答,可又不忍吞气,回家就把这事告诉自己男人。有一天,河东男人过河西劳作,正遇上河西男翁也在田里插秧,两个男人就斗起嘴来,河东男人说:“你何必那么累,不就有一枝独苗吗?以后死了都没人给你抬棺呢。”河西男人说:“你也不要狂,你儿子多,哪天这条河不定找你几个仔去服侍阎爷呢。”两个男人气得斗起拳头来,最后两人发毒注“鸡犬之声相闻,老子不相往来”。

  斗气归来,河西男人被触动了心病,回家跌坐在椅子上只是抽闷烟叹气,连饭也不吃。女人再三盘问才知道原由,女人马上安慰老公说:“先吃饭,这事有啥难,我自己不行了,我给你找个妾还不行?”当天下午女人即刻到娘家找到一个远房侄女谈妥,第二年就有了儿子。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若干年过去了,河东河西男人都已子孙满堂。他们的后辈虽然也知道老人曾有过隔阂,但在生活的交往中,青年男女一旦被丘比特的神箭射中,谁也无法挣脱爱的神网。这两家孙辈中可然有一男一女偷偷相恋了。秋冬时节,河水低落,他们常在月色的晚上到河边相约,在那里传唱着优美的情歌:

  昨日不见阿哥面哟,心中似堵上万千箩,

  每个箩都是空落落哟,不知阿哥为何没趟过河?

  ……

  阿哥心似七月天哟,火辣辣时刻想把阿妹热,

  只因一时抽不出身哟,凉了阿妹呆在那边河。

  两人相爱的事终于被大人们知道了,两家都极力反对。说是前辈已发赌注,积怨深,再是这条河常年洪水滔滔,年青人频繁往来总是潜藏着危险事,不宜婚嫁。可这对年青人痴情不改,他们顺河床水浅时就偷偷过河相会。

  有一天晚上,正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两人依偎在河边的相思林下,千股微风,万种柔情,头上有朦胧的月色,身旁是潺潺的流水,他们一边赏着天上的星星,一边聊起古代牛郎与织女的故事,心头涌起无尽的甜蜜。不知过了多久,有几个雨点打了下来,抬头一看,月光不见了,星星也早逃遁得无影无踪,正北边的天空笼上一层厚厚的黑云,一场大暴雨早在那里狂泻。两人才觉得该回家了。当时男的先把女的护送过河,因为是晚上,不知道河水已经涨起来,走到河中间时,女的突然一脚踩空,跌倒河里,男的赶忙弯下腰去扶,此时一个猛浪打来,两人一起被卷到了河水深处……从那时起,河东河西哀怨连连,最后对天发誓:以后两屯永不通婚。隔河相望的两个村屯呀,可怜这几百年来一直就没有通婚事过。

  建桥,在两岸人民心中早已成为殷切期望。可是,旧时的中国内忧外患,战乱连年,国力凋敝,民不聊生,政府哪有钱在这个僻远的地方建桥?“建桥”只不过是人们异想天开的事。然而在这个时候,素有慷慨激昂,乐善好施的人终于勇敢地站出来了,他们在毫无国家拨款的情况下凭借赤诚之心,如同头雁行空,勇为众先,大声疾呼:人不分南北,地不分东西,路不限远近,只要有一颗行善之心,有一种奉献精神,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投入到建桥中来,为当世谋利,为后世造福。

  建桥中,资金缺口很大,发起者们不但穷尽自己的家财,又不辞辛劳四处奔走募捐。他们足迹踏遍了高岭、大兴、永安、甚至走到宜州的龙头。所到之处,随身还扛着一块“建桥募捐板”。善良的人们看到“募捐板”,有钱捐钱,没钱的捐给一些粮食。工程到半,遇到钱粮短缺,工匠们只好停工一阵,续工一阵,工程时断时续,建桥进度很慢。但感人的事也不断涌现,有好心人自动出来捐工了,有的捐工三五天,有的捐工十天半个月。捐工者大都自带粮食,吃住在工地上。不懂凿石头的,就用板船通过滑道从山脚把石头拉到河边;不懂砌石墙的,就泡到冰冷的水中围堰、戽水、清理桥基,为建桥贡献一份力量。建桥者们为了筹到更多资金,又在桥头设立一个募捐箱,一些过路的客人,见到募捐箱,也慷慨解囊。诚心动天地,刚毅惊鬼神。十年的煎熬,十年的期盼,血汗与泪水并流,痛苦与甘甜同在,建桥者们历经十年戮力奋战,终于迎来这座长达一百余米,宽约三米,高约五米,共有十一孔的“三合桥”在“民国十九年三月初十日卯时封桥”。

  封桥庆典那天,数十里外的群众无不欢天喜地,自发买来鞭炮为庆典燃放。人们杀牛祭桥,把酒谢天,载歌载舞,喜不自胜。特别是当人们迈开双脚漫步桥面时,心中那种快意无法形容。千年无法逾越的鸿沟哟一下变成通途,万世横澜的巨浪哟从此一马平川。人们目睹这极具壮观的石拱桥,犹如一座横空出世的伟大建筑物,百感交集,纵情呼喊:“圣显大德啊。”在啧啧称叹中对建桥发起者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对建桥工匠们由衷的敬佩,对为建桥奉献爱心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三合石拱桥从建桥伊始,至今已近百年。这百年中,它如同一个人一样历经着岁月的沧桑。初生时像一个难产的“婴儿”,经十年之久才降临人世;改革开放前,它又像一个年轻的小伙一样青春靓丽,眉清目秀,跨下有清澈的江波伴舞,两旁有青秀的山峦映衬,特别显得帅气;改革开放后,它又像一位饱受磨难的中年人那样,一些见利忘义的人常开着重车肆意辗压过它的肌肤,超载震痛着它的脊梁,腾跃的车轮也不断震颤它的腿脚。本来当初孕育它时就营养不良,它的艰难出世就带有先天性的不足,如今凭着单薄的身躯怎能整日承受着超重的折磨,它欲哭无泪。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桥体开始斑驳陆离了,桥面也凹凸不平,桥边断裂,桥石坠落,以致到了后来有五眼桥孔各自坍塌一大半,连行人走过都得提心吊胆。悲风催淫雨,猿号伴涛声;羊牛偶路过,未步心先惊。一座正值盛年的桥梁却像一个身患绝症的人行将就木。好在江山代有才人出,不为扬名自风骚。俊蒙房地产老总韦俊蒙见此情景,大发慈悲,自掏腰包,慷慨拿出几万元钱请工匠把那坍圮的几眼桥孔又重新修整,使“三合桥”再立人世。

  三合桥的建成与修整,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无尽福祉。建桥前,两岸的人很少交往,更没有对歌。上世纪七十年代,我竟然多次见到两岸男女在桥中间摆擂台对歌:

  妹哩啰,妹哩啰,心想妹子手直搓;

  仓里有粮才三斗,就想送妹多半箩。

  ……

  哥哩啰,哥哩啰,多谢水上桥过河;

  哪天妹咬哥一口,胜比给粮万千箩。

  亮丽的歌声更加秀美了河浪,也让两岸一些有情人开始了顾盼。如今当你踏上这座桥俯视桥下潺潺流水,鱼翔浅底,又望天际边层峦叠翠,鹰击长空,同时感触身边车来人往,欢声笑语时,你的感慨会如何呢?或许你会问,这座桥是什么人筹建的?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建设三合桥最先是由大兴乡太阳村太阳屯韦金安发起的,韦金安当时是一方富户,四十余岁就娶了几房媳妇,可就没生得一儿半女,父亲生前和自己现在拼搏积下来的家产难道以后无人继承?他心里着实有些恐慌,到处求医问药,寻找偏方,都无济于事。几度算卦,卦说“修桥铺路行大善,子嗣后代续有缘”。于是韦金安狠下决心要修建一座桥,便把这事跟三合村江良屯的表兄梁士英商量,得到梁士英的支持,他们又联系到塘仑村好友韦元志、韦元祚、韦元嘉、韦元吉等人,很快得到他们的赞同。在选址问题上,他们一致赞同在河东河西两屯之间搭建石孔桥,因为这里不但是八方交通必经之路,而且是山民物流集散之地。还有河东韦家人在河西种有不少的田亩,他们常年劳作仅靠小竹筏渡河很是危险,落水者时有发生,每年到了秋季河水下降时,河东人在河道的浅水处才架起一座木桥,把粮食收割回去,也顺便让人们过河,可是遇到河水一涨,木桥又被冲走了。更有一个原因,韦元志、韦元祚、韦元嘉、韦元吉等人都是古时河东男的后裔,而韦金安、梁士英则是古时河西男后裔的亲戚,他们都知道前辈的积怨,都有心抹去河东河西人几百年间心中的悲情与隔膜。在这种情况下,六人一谋即合,立即组成了建桥发起人和组织者,他们凭着善心与勇气,肩负起建桥重任,通过十年戮力和募捐成果,一步步把“三合桥”建设起来。

  古语云:”行善积德,福有攸归;授人玫瑰,手有余香。”据说明朝有一位叫袁了凡的人,才学了得,却运命不佳,常逢厄运。一位高人给他算命,前后跌宕之事都十分应验,他唏嘘不已。后来有一位真正得道的禅师教他通过积德改变命运。从此他每日趋良行善,处处为人排忧解难。命运果真发生了变化,他原先没有子嗣后来生了两个儿子,并且都成才,他自己也一步步官路亨通。也许有人不禁要问,冥冥之中难道有如此奇事?我们不得而知。但从修建三合桥的几位先贤来看,他们最先也都有理想和志向而发起建桥,后来洪福菲浅。首先看韦金安老人,他四十有余先后娶了三房媳妇仍膝下无欢,四处求神拜佛均无结果,算命先生叫他修桥铺路能成正果。建桥两年多后,在民国十二年果然生了一个女儿,到了民国十六年,又生下一个儿子,终于圆了他的梦。现在他女儿还健在,他儿子韦明轩离休在家,四个孙子又都厚享国家俸禄。还有梁士英、韦元志、韦元祚、韦元嘉、韦元吉等五位先贤,他们后人现在无一不是子孙旺达,福禄俱佳,几个家庭都分别有后人成为国家公务员,或成为一些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庄子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修建三合桥的先贤们虽不是圣人,但他们的圣德早镌入桥魂,同桥光耀千秋,与山河同在。

编辑:审国颂陈昌恒









































表皮转移因子胶囊能不能治好白癜风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chizx.com/hcsxw/334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