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兰山间,走来一位壮族博导

好的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

东兰山间,走来一位壮族博导

——广西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覃英宏教授的成才之路

本报特约记者张频

他从这里走向世界。

对每一位渴望成才、渴望建功立业的追梦者来说,34岁,一般都还不是收获的季节——有的在懵懂中还找不到人生的定位,有的在创业中还在苦苦耕耘,有的在单位里还低声下气夯实基础,有的还刚刚沉陷于初为人父初为人母的生活焦虑中……而本文的主人公,却在他的34个青春岁月中收获了满满的果实——他已把中国科学院的硕士学位和美国密歇根理工大学的博士学位先后揽入囊中,把广西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的头衔戴在了头上;他已有50余篇高水准的英文学术论文,在包括RenewSustEnergRev和Energy在内的世界顶级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他曾获得美国密歇根理工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奖;曾入选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楚天学子”;不久前又入选广西高校海外“百人计划”;去年,他的科研成果又获得了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

  他,就是来自广西东兰县大同乡民和村壮族青年——覃英宏。

东兰山间走来的壮族年轻博导覃英宏。

1

公元年深秋,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兰县大同乡民和村塘朗屯这个偏僻而宁静的小山村里,带着父母和四个哥哥姐姐的期盼,一个平凡的小生命从他母腹中呱呱落地,迎来了天空中第一缕阳光。

与山里所有父母一样,给小孩起名就寄托着全家人的希望,他父母希望他成才,期盼他成为英雄而成就一番宏伟大业。于是,“覃英宏”这三个方块字便成为了他生命的符号。

塘朗屯只有几户人家,它坐落在红水河边那高高的半山坡上,背靠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的参天古树,屋前是鳞次栉比的层层梯田,眺望远处是雄奇险峻的大山。小时候的覃英宏就喜欢搬着小凳子坐在堂屋前,静静地遥望远方,痴痴地遐想着山的那边会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带着对外面世界无限的幻想和憧憬,一转眼就到了覃英宏上小学的年纪了。背着哥哥姐姐传下来的陈旧书包和文具,他开始踏上了人生的求学之路。坐在小时候哥哥姐姐经常带他来玩耍过的教室里,他什么都是熟悉的,却不再调皮懵懂,课上他认真汲取老师教授的知识,课下学会了举一反三,学习对于他而言似乎不是很头疼的事情。

那时候的他,单纯而又稚嫩,面对山涧里的花花草草、鸟语虫鸣,他觉得世界很小,小到只有家人、学校和老师。为此经常拿到班里成绩第一的他,收获了家人的笑容,得到了学校和老师的认可,在他眼里,这个世界似乎为他铺满了鲜花,一切是这么的美好!

然而人生不是他想象中的一帆风顺,他人生的第一次打击,在他小升初的时候悄悄降临。

众所周知,从村里要考进县城里的东兰中学,是十分困难的,也是覃英宏小时候的奋斗目标。可能因为村里教学水平有限,也因他的眼界过于狭窄,一直只和村里的学生进行对比,未遇到真正的对手。不出所料,参加县里的中考,他落选了。失望中,他只能就读于镇上的大同中学,但落选的现实并没有给他自己敲响警钟。

家在半山腰,每每望着家门前的梯田与茫茫大山,儿时的覃英宏常常陷入这样的沉思:山那边该是怎样一个世界?!

2

从村里到镇里,覃英宏的小世界里增添了许多新奇的东西,虽然五花八门的零食没有钱买,但可以免费到街亭底看看几个老者下下象棋,当个热心观众。学习渐渐被他抛诸脑后。初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后,他在班主任办公室门前徘徊了许久,也不敢进去找班主任拿成绩单。班级排名公布后,看到自己的名字挂在排名单的末尾,覃英宏羞愧难当,不敢抬头正视他人的目光。

  他以村里第一名考入镇上中学,如今却排名倒数,可谓是尊严尽失。经历这件事后,覃英宏毅然决定重新参加小升初的考试,誓必进入县里的东兰中学。最终择其上者得其中,他考取了东兰县民族中学。

  第一次来到东兰县城,他明显地感觉到县城确实比镇里好得太多:那整齐划一的沥青路面,玲琅满目的店铺,门庭若市的台球室,令他眼界大开。渐渐地他喜欢上了台球,放学后便往台球室跑,就算是看着别人打也很满足,运气好还能打上几杆。听着桌球清脆的碰撞声,一颗颗圆滚滚的桌球被他送进洞里,他感觉那才是畅快淋漓的人生体验,是帅气能干的最美诠释。结果初一期末考试他再次倒数,哥哥姐姐看到成绩单后将他训斥一通,一时令他羞愧得无地自容。

  之后,他如梦初醒,暗自与台球告别,决定洗心革面,用心读书。

3

其实在县城里求学要比在村里上学苦了许多。因家里几个兄妹都在读书,没有早餐吃是他生活的常态。每每饥肠辘辘地看着街边的烤鸭和肉串,覃英宏馋得口水直流。十二三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不饱还饿得快,因为离家太远,周末经常回不了家,营养渐渐跟不上。坐在教室里,面黄肌瘦的他就显得比其他同龄人柔弱瘦小了许多,无助中只有学习能让他忘记饥饿感。好在当时的班主任班琦老师给他安排了一个成绩好且稳重的同学作为他的同桌。在老师和同桌的帮助下,覃英宏的成绩终回正轨,最终顺利考取东兰中学高中部。

  上高中前,姐姐拉着他的手说:“高中三年,是人生关键时期,你得好好把握哦!”带着姐姐的嘱咐,覃英宏的人生也开始了新的篇章。

  高中的年华洋溢着青春气息,有的不仅仅是学习,还有友情,甚至是懵懵懂懂的“爱情”。之所以给爱情打上引号,是因为他也不太清楚那是不是爱情,还是该称之为在青春荷尔蒙促进下产生出的好感。高一年级时,情窦初开的他神不知鬼不觉地被班上一位女生给迷住了。上课时他偷偷地看她,偶尔的眼神碰撞都会使心跳加速,做作业时,作业本上那一道道难题,常常幻化为姑娘那张迷人的脸庞,他的注意力随着荷尔蒙的迸发从学习上慢慢地转移开了。很快,高二分班考试来临了,看着“班里倒数第八,数学倒数第一”的成绩单,他终于有了一种尊严落地的感觉,也感到前所未有的羞愧。

  都说年少不知愁滋味,可从来说的都不是我们这种穷人家的孩子呀!经过一番思量,他才清醒地意识到,好好读书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其心中的苦涩他不愿让家人知晓,他瞒着考试成绩不让家人担心,再次暗下定决心抛开私心杂念,用成绩挣回自己的尊严。

  高二开学文理科分班那天,看着其他同学兴高采烈地去重点班班报到,覃英宏暗然神伤地在原地站了很久,也想了很久。“班,不久的将来,我一定会昂头挺胸地走进去!”他在心中暗自发誓。幸运的是,在班班主任黄以进老师与韦国荣老师的信任、支持与鼓励下,业精于勤,高二上学期,他终于以班级第一的成绩,转入了重点班班。

4

年9月通过高考,覃英宏如愿地考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因为当时家里还很贫困,家人无法送他去武汉就读。打包好自己的行李,覃英宏和好友覃晓毅一起,便独自坐火车离开家乡,来到他将要在这里苦读四年的大都市——武汉。

  第一次来到大城市,眼见车水马龙,霓虹闪烁,覃英宏却不再如年少般被外物所吸引。过了青葱岁月,人也稳重了许多,更重要的是他知道自己所追求的梦想,朝着梦想,直线前进。为了弥补自己在基础方面的不足,他一头栽进了知识的海洋,尤其是对英语和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令他废寝忘食。

  年本科毕业后,覃英宏考入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在北京中科院玉泉路园区学习一年后,他被派往兰州学习冻土区道路工程热稳定课题。在学习的过程中,覃英宏对于发表小论文的兴趣越来越浓烈。年,他尝试写了一篇中文论文并将其译成英文,投到寒区科技杂志(Coldregionsscienceandtechnology)。结果被主编直接退回,并指责他的英语水平太差劲。为此他又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找一个留美研究员对他的译文进行修改,结果依旧不太理想。自那以后,覃英宏才强烈地意识到,中西学术交流最大的阻碍是语言,若要切实地做好科研,学好语言是第一要素。

  为了科研,覃英宏开始发奋学习英语。当时他研究生的生活补助一个月就块钱,只勉强够他的日常开销,偶尔还要存点钱下来补贴给父母,托福和GRE的报考费是笔不小的费用,凭他的经济条件只能报考一次。他的英语底子比较差,经过日以继夜的反复练习,才勉强过美国高校排名40之后的学校的分数线。不过天道酬勤,努力不会白费,覃英宏陆续收到了南卡大学、密歇根理工大学的全额奖学金以及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半额奖学金资助函。

覃英宏在中国科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时留影。

5

年8月,在密歇根理工大学的全额奖学金的资助下,覃英宏开始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国际铺路协会秘书长JacobE.Hiller博士。导师的管理是属于放养式的,平时不会过问他的学习生活,但他一刻也不敢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深知,只有学到知识才能站稳脚跟。他时常为了搞懂一个问题而废寝忘食。对于论文的撰写,开始也曾举步维艰,经过不断的阅读英文文献,分析句子构造用词,慢慢的也流利了起来。在攻读博士期间,他成功发表了十余篇SCI论文,于年8月获得密歇根理工大学工学博士学位。

博士毕业后,覃英宏便返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任教,期间入选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

年11月,受广西大学邀请,他回到了广西南宁,受聘为广西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成为广西大学最年轻的留美博士,也成为广西大学在国际顶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最多、科研成果最丰厚的年轻教授。

但从东兰大山里走来的覃英宏,比谁都清楚艰苦拼搏、追求卓越的真正含义,因而从未停止学习的脚步,—年,他应美国加州大学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邀请,带着学习与研究的双重任务到美国从事博士后研究,师从国际著名建筑节能专家RonnenLevinson资深研究员。

年,他入选广西高校海外百人计划。

年,他晋升为广西大学博士生导师。那一年,他年仅34岁。

覃英宏在美国密歇根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留影。

6

回想30多年走过的路程,覃英宏不由得感慨万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坦言,要成就一番事业,人生的道路上充斥着太多的曲折,正如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方取得真经,修成正果,他说他的人生也是充满了波折和历练。从贫苦的小村庄里走出去,尽管贫穷与饥饿始终与他相伴相行,但他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在读书的道路上,他曾因世间浮华而屡受挫折,险动弃学念头,但迷茫过后,他依然坚定本心,重新审视自己,面朝太阳,将阴影留在身后。正如《华严经》中所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覃英宏这样告诉笔者:求知与奋斗让他成为一名光荣的大学教师,教授岗位不仅解决了自己的生存和尊严问题,更多的是给予他足够的自由时间去探索知识。他说,也许很多人都和我一样有这样的一个感慨,“以前有时间的时候,自己没有用心读书;现在想读书了,却再也没有足够的时间”。

“读书并不能给我带来所有财富,却能让我在读书的过程中实现灵魂的升华,实现人生价值。唯有不忘初心,坚定信念,不断进取,永攀高峰,相信在若干年后,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定能留下又一个东兰人坚实的脚印!”覃英宏坚毅地对笔者说。

覃英宏在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时留影。   

延伸阅读——

  

  个人简介

  覃英宏教授本科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年毕业于美国密歇根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年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近年来,覃英宏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共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40余篇(第一作者38篇,SCI一区2篇,二区13篇);SCI论文被SCI他引余次;出版报告(英文)1部;年获“密歇根理工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奖”;年入选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年入选广西高校海外百人计划。

  研究方向:

  道路工程

  岩土工程

  城市热岛

  可再生能源

  学术兼职:

  美国混凝土协会会员

  国际铺路协会会员

  SCI杂志审稿人

  主持科研项目:

  -“再生混凝土透水砖淋滤实验研究”(主持;广西大学启动项目)

  -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楚天学子启动项目

  -“冻土地区路面的纵向裂缝形成机理”:(主持,中国地质大学青年教师项目)

  -“寒区混凝土通风管耐久性研究”,(主持,教育部留学回国启动基金)

  -“再生混凝土在多轴应力下的强度与本构关系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透水混凝土蒸发阻力特征及其影响城市热岛的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寒区路基反射率及其对调控阴阳坡的应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西海外高校百人计划科研启动基金

  广西自然基金项目,

  “反射路面与城市峡谷太阳辐射反射率、吸收率”

  重要科技奖项情况:

  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奖项名称《富水软弱地层高铁大断面城市隧道施工关键技术》;获奖时间.09

  校级市厅级荣誉(美国);密西根理工大学优秀毕业生奖;获奖时间.01 

年3月采访结束后,作者张频与覃英宏(右)亲切合影。

来源:广西民族报

本报特约记者:张频(高级记者)

编辑:莫蓓蓓韦亦玮

审核:陈良胜

监制:潘朝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chizx.com/hcsxw/758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