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红利bull金爷的情书记忆
点击上方“河池文艺圈”
和万人一起品读河池看世界!
黄红利,广西都安人,爱好广泛,现供职于某乡镇卫生院。
金爷的情书
□黄红利
初识金爷,是从金爷的情书开始的,那时我还在儿保科工作,久不时,单位的聊天群里会晒出金爷用烟盒或废纸的一角写给医护人员的情书,在情书中述说他闷闷不乐的心情。我猜想,金爷肯定是一个聋哑或咽喉部做过手术的患者,才会用这样的方式与医护人员沟通。
有一天,我正值班,一个中年男子扶着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来住院,老人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护士说金爷又来了,就先把他安排到急救室输氧。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金爷,我仔细打量这瘦小虚弱的老头。花白的头发,精神不振,脸色黝黑,他端坐在床上,鼻上戴着氧管,正喘着粗气,检查的时候极其顺从配合,所有的病情病史都由儿子代述,他始终一声不吭。金爷是个慢支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医院住院好几次,医护们对他都挺熟悉的,先前的刻板印象,我也没做过多追问,交待金爷的儿子,金爷这种情况一定要有人陪护。金爷对药还是很敏感的,病情很快稳定下来。
第二天,半夜一点多,正值我夜班,病房里传来“难受多、难受多”的呼喊声,我和护士急忙到病房查看,只见金爷一人端坐在凳子上,大口地喘着粗气,手里捧着垃圾桶边剧烈地呕吐。我问金爷的陪护呢?护士说,他一般也就第一天陪着,以后就很少来的。我开出医嘱让护士用药,然后打电话叫医院来。金爷的儿子还算配合,医院,和他沟通病情并签字,他儿子态度出奇的好,特能够理解并支持医护的工作,很快办完相关手续。
不一会,病房里传来金爷儿子对他的喝斥声:“你是不是又去玩冷水了,你好一点就去玩冷水,讲不听,是不是……”我急忙赶到病房,只见金爷还坐在凳子上喘着粗气,久不时端起脚下的垃圾桶干呕,间歇时偶尔嘟哝一句“我又没有玩水”,金爷的儿子站在床边大声地喝斥。这场景象极了一个犯错的孩子正在接受父亲的训斥,能感受到金爷的害怕、难受和对儿子的到来又有点开心的感觉。
我打破这种僵局,吩咐金爷的儿子先把老人安顿到床上,让老人休息好,让他在床旁陪伴着金爷,不知道是药物起的作用还是儿子的到来让金爷安心,渐渐的,金爷慢慢安静下来。
第二天一早,我去查房,只见金爷一个人默默在那里吃早餐,我问金爷的儿子呢?护士说6点多他就回去了,说要送孩子去上学。
回到办公室,我象发现新大陆一样和同事说起这件事,“金爷竟然会说话咧,我还以为他是个哑巴呢。”
“金爷只是耳聋,他会说话的,他算是挺乖的,他儿子也算孝顺,有什么叫他他还会来,每次住院,他几乎都要来这么一出,你来久了就会懂的。”
“看来,过两天你就会收到他的情书”她们笑着对我说。
查房的时候,我看见金爷的床头上挂着一碗煮粉,我跟金爷打招呼“还没吃早餐吗?金爷!”金爷默不做声,躺到床上做好输液前的准备。“不急,您先吃早餐吧,吃完我再看。”隔壁床的患者告诉我,“他已经吃完早餐了,那是他买来的中餐,饿了,就直接吃或热了吃,晚上,输液完,又到外面买一碗来当晚餐,这几天,他一直都这样。”听到这些话,我有点心疼又悲凉。
没两天,我收到了金爷用烟盒给我写的一封长长的情书,从字面上看,是金爷出现了幻觉、妄想,说儿子要害他,给他饭菜里投毒……从字面上看,会觉得老人很作,胡说八道,不可理喻,很是厌烦,只想远远地逃离,但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对死亡的恐惧、焦虑和对亲情的渴望,或许在幻想层面,金爷需要把孩子们想象得足够坏,才能帮助他减轻内心的冲突,应对当下的境遇。
“利姐,金爷又在写情书了,要么你去劝劝他,天气凉了,一下病情又加重。”小护士跟我说。
初秋的夜晚,半夜时分,确实有些凉意,我悄悄来到金爷的病房前,只见微弱的床头灯下,瘦小的金爷孤零零坐在凳子上,正在纸上认真写着什么,不时传来一阵咳嗽声。我轻轻打开房门,温和地对金爷说:“天气冷了,晚上起来写字的时候记得多穿上一件衣服,注意保暖,也不要写太晚了,注意休息。”金爷爽快地答应了。我告诉护士,让他写吧,写出来总比闷在心里强。
再次主管金爷是半年之后,医院就直接进了抢救室。金爷的病已拖了很久,忙于生计的儿子一直没时间送金爷来住院,实在挺不住了才来。金爷端坐在床上,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精神萎靡。病情那么重,我想金爷这次可能需要住上挺长一段时间。也许是这次病情较重,早上查房的时候,金爷床头的粉不见了,一个中年妇女在病房里,那是金爷出嫁的女儿来陪他。很多时候,父女俩相视无语,只是默默地陪伴着,女儿所做的是,在液体完的时候按个床头铃,饭点的时候送上温暖合口的饭菜,金爷能安心的躺下休息,不用担心液体啥时候完。这次住院,金爷恢复得特别快特别好,病程整整缩短了一半。护士们笑我:“利姐,收到金爷的情书没。”护士不提醒,我都忘了金爷的情书这回事。
出院那天,金爷迈着轻快的脚步、笑眯眯地来跟我要出院证明,在他身旁你都能感受到一种暖暖的、轻松愉悦的气息,我告诉他:“我和你儿子通电话了,他明天再来结账。”
金爷笑眯眯的说:“儿子忙着呢,我可以自己来。不用那么麻烦。”
“你儿子去做工了,明天他有空再来结账,你放心,你一个人能自己回家吗?要不要家人来接?”我关心的问。
“可以的,可以的,让他们忙,谢谢!”金爷忙说道。
望着金爷的背影,原来金爷也有这么可爱、善解人意的一面。
一分治疗,两份护理,七分陪伴,作为一名医者,我深知,我们能做的真的很少很少,很多东西、很多时候是它人它物所无法替代的。
如今,莺歌燕舞已成为难得一见的自然景观,但愿共享天伦、母慈子孝的人文景观不要再消失,成为难得一见的风景。
插图源于网络编辑:审国颂陈昌恒
“都安战贫故事”征文启事年11月20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都安瑶族自治县脱贫摘帽,这标志着都安4.59万户20.2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个贫困村全部出列,都安与全国人民一道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记录好都安脱贫历史,讲好都安脱贫故事,总结好都安脱贫经验,铭记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瑶山的关怀和恩情,激发全县人民“爱党爱国”情怀,中共都安瑶族自治县委员会、都安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决定将都安的战贫事迹汇编成书,永载史册。现在向社会征稿如下:
一征稿对象见证或亲历都安脱贫攻坚战役的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奋战在都安脱贫攻坚一线的同志。
二征文内容通过自己的亲历或所见所闻,以纪实的手法,书写都安脱贫攻坚战的先进事迹、典型故事、个人感受和巨大变化,抒发全县各族人民对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的无限感激之情。作品重点突出脱贫的艰辛和成效,以小见大,视角独特,内容真实,注重作品的文学性和可读性。
三创作体裁、篇幅、方式作品体裁要求为纪实文学,记录真人真事,可在真人真事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合理的、限制性的虚构。作品字数一般控制在0字以内,重点或大题材可放宽到字以内。个人创作、口述整理、专业人员采写均可。
四作品使用作品择优结集出版,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部分作品将推荐到各级报刊、网站及新媒体平台发表。
五征稿时间自本启事公布之日起至年4月10日止,纸质来稿以当地邮戳为准,电子来稿以发送时间为准。
六投稿及联系方式1.纸质来稿请寄:都安瑶族自治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请在信封上注明“都安战贫故事征文”。
2.电子来稿请发送至:duanxianwenlian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chizx.com/hcsxw/7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