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荣文bull炮垒山上的石墙
点击上方“河池文艺圈”
和万人一起品读河池看世界!
韦荣文,广西大化贡川人。农民工。喜欢文学创作。
炮垒山上的石墙
□韦荣文
在大化百里画廊风景区里,有一座山叫炮垒山,由于山形象一面迎风飘扬的旗帜,当地人也叫“旗山”。
炮垒山上沿着一条几百米长的山脊垒筑有一道古石墙。据当地村里八十多岁的荣伯伯讲,这石墙,在他小时候就有了,听说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了,至于有几百年,谁也说不清。
要去看那道石墙,从大化县城出发,驱车朝板江三合小学方向走,约七里有余;接着步行穿过“荷塘清水浅肥鱼,阁楼红墙映娇颜”的村落小径,就到了炮垒山脚下。仰头一望,只见“参天大树缠古藤,飞鸟翔翅鸣春枝。”沿着崎岖不平的山道上山,约莫五六百米就来到山坳口,古石墙就砌在这个山坳口。
因为上山砍柴的人逐年减少,山上早已丛林密布,但即便是在林木荫蔽下,依山而建的古石墙依然隐约可见。那道巍峨山巅的石墙,远远望去,宛如一条巨龙,在那翠色苍茫的山脊上腾飞。石墙都是干砌的,尽管历经数百年的风吹雨打,但依然有部分石墙稳固屹立。
跟着石墙往上爬,可以爬到炮垒山的最高峰的顶上——牛脖仁(壮语译),此时一阵清风飘爽,爬山所有的苦累早已消失,满山花香沁人心脾。在牛脖仁,居高临下,可以穷目“聚散虚空去复还”的翻腾云海、欣赏“尽销云雾照乾坤”的喷薄日出,饱览“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群峰竞翠、俯视“一条玉带束龙腰”的蜿蜒哒吽(红水河),目之所及,美仑美奂!
在匪患战乱的年代,石墙发挥了抵御土匪,保卫村民的作用。据村里的老人讲,当年一有土匪来闹,村民立即放下手中的活儿,上山躲避,整个村屯的人都躲到石墙后面的一个大石山洞中。老年、儿童留守山洞,青壮年的村民则手持鸟枪、长矛、大刀,守卫在石墙內侧,并通过了望口向山下的村中观察敌情,击退土匪。击退匪徒后,村民才下山返回家中,继续生产与生活。
由于长年失修,山脊高处的石墙历经风雨摧残已经倒塌下来,只剩下山坳口处几十米保存完好,但也是勾藤蔓延、青苔长满,形同一条挣扎在苍茫岁月里的古老石龙,在满是荆棘丛生的荒野中求生。
触摸着这垒起的一块块石头,倾听这呼啸的山风,我仿佛看见了勤劳勇敢的祖辈们在炮垒山上挥汗垒石,持枪守阵,与匪徒拼杀的情景……
今年清明我上山扫墓,又特意绕道去看了这道斑驳的石墙。石墙依旧,只是又多了树木飞落下来的一层层黄叶。在和平年代,当年历经匪患战火的古石墙,已失去了作用,被人们遗忘在角落里。坳口上原先开有的石门,不知何时已被人为撬开,决开的坳口那七零八落的石块像一道惨烈的伤口,变成了上山人畜的通道,在纷纷扬扬充满幽怨的春雨中,无声地躺在黄叶枯枝的尘埃下喘息。
凝视着这古墙,我不禁感概万千。若干年后,炮垒山的古墙还会存在吗,还有谁会惦记起它,还有它经历过的那些人那些事……
编辑:审国颂陈昌恒
往期精彩回顾石才夫?诗意四月天,读一本《流水笺》
翔虹?大小天峨
故园春色——韦俊平三月水彩新作
红日?最新短篇力作《暗香》
黄伟?坚定文化自信,助推脱贫攻坚
潘莹宇?穿越从林上大道
陈昌恒?蜿蜒在山路上的黄金岁月
韦东柳?山城东兰
罗雯?印象高岭酸
莫梦霄?没有负重前行,哪得岁月静好
当瑶妹遇上满河花开,怎一个美字了得
黄格?远是风景近乃人生
疫情过后,邀你一起看遍大美罗城
从此“疫”后,让我们珍惜这些美丽和幸福
唐青麟?在都安的天空下
从都安到宜州,乡音不改,永是故乡人
韦强?“防控疫情,万众一心”主题书法作品展示
翔虹用心讲述韦波深情演绎,一个天峨女孩的温暖故事
韦于婷?我的那些花儿
荷塘花开又逢君,河池这地方美翻了
凝望?河池机场,一个吃住行乐无忧之地
审国颂?愿你历尽沧桑依然坚守善良
河池文艺圈
我为家乡代言
河池文艺圈主编审国颂
不是每个人都是作家
但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如果愿意
我在这里等候分享你的故事
河池文艺圈投稿须知1.文体不限,讲述河池人河池故事展现河池风光及民族文化的文学艺术作品(含散文、诗歌、小说、书法、美术、摄影、音乐、在校学生习作等)优先发表,字数控制在字以内,摄影组图一般不少于10张。
2.来稿请附作者简介、联系方式和个人照片一张或两张,文章如与内容相符的插图的可一并打包发送,由编辑选发。
3.作品为原创的,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chizx.com/hcsxw/7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