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小框bull节气里的仪式记
点击上方“河池文艺圈”
和万人一起品读河池看世界!
兰小框,壮族,80后,广西金城江人,现供职于河池市总工会。
节气里的仪式
□兰小框
生活需要仪式感,对我或像我这样的芸芸众生而言,仪式感就像新年要杀猪吃泡汤,清明要蒸糯米、吃五色饭,中秋要祭月、吃月饼,春天里摘艾草、做艾馍......
我的母亲勤劳却不手巧,严格地说,她是在吃的方面手不巧,至于菜园的围栏破了个洞、收割稻谷的镰刀刀刃卷了边、喂鸡的铝盆凹了坑,总能被她巧妙地修复。对于中国人立春吃春卷、雨水吃龙须饼、惊蛰吃驴打滚、清明吃青团、谷雨采茶食香椿等二十四节气分别吃不同小吃的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她总是不求甚解。各种特色小吃,到了我家总是被化繁为简,能减则减,能免则免。例如我们端午的地方小吃狗屁粑,需要添加一种我们叫狗屁藤的植物汁液,这样的狗屁粑墨绿如春、奇香无比。到了我家,母亲只是在糯米粉里添加黄砂糖即可。做出来的狗屁粑黄黄的,有点像压扁了的面包。虽然跟村里其他人家的狗屁粑有所不同,每次我们也总会舔着手指吃个精光。
对于饭桌上的食物,母亲也是如此,煎炸炒烤在她眼里都是多余而奢侈的。母亲觉得,食物在经过大地的滋养,从诞生到生长,到收获,再到锅里经水一煮,当它们摆在饭桌上,已是完成了一个神圣的仪式。它们已经完成了生命的转换,从一个个生命体变成了食物,即将通过我们的消化系统回归土地。高级如人,也是如此,纵然生时百样,终究回归尘土。曾经叛逆的我,对母亲水煮食物提出抗议,为了能让没读过书的母亲放弃水煮食物的固执,我查阅书本,上网百度,专家的结论是“烹饪得当寿命更长、蒸煮炖有益健康!”,想到90岁的外婆如今还不用拐杖、偶尔还会走路三四公里去赶圩。再想到72岁的母亲也跟着行政作息时间一样周一到周五帮我们带二宝,周六周日下地务农。想到这些,我觉得还是不说了。
虽然思想上认可了母亲水煮食物的事实,可我的胃和嘴巴还是更偏向于舌尖上的美食。能满足我不同节令吃不同美食,还是在和妻子结婚以后的事。妻子是一个小学老师,平时工作异常繁忙劳累,每天都比我起得早、比我睡得晚,却也能在每个季节随波逐流的做些应季小吃。
大年初六,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我和妻子还有两个孩子去油菜花里拍照戏耍。在那黄灿灿的花丛中,妻子就像当年哥伦布发现美洲一样在田埂上发现了艾草。“艾草不是三月清明前才有吗,怎么今年来长得那么快。”妻子扯下一片艾叶自言自语说,“明天我们吃艾馍。”
艾草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我们南方人却习惯于清明前、艾草回春发绿时,将艾草揉汁和着糯米粉做成糍粑,就是艾馍,也叫艾叶粑。
全身是宝的艾草当然不只是这点用途。小时候,艾草还是我们春天里必不可少的玩具。我们经常将艾草从根部掐断取下,绑成拳头大小的艾叶团,相互对砸,砸中而不能接住者,是为输,被砸中能顺应接住或者主动接住艾叶球者,是为赢。
现在,妻子又这样教育我们两个孩子,她一边述说艾草的功效用途,一边示范如何采摘鲜嫩的艾叶,当然还不忘把时代传下来的游戏和他们分享。而我,只是在她们侧面,不失时机的拍几张关于春的照片,也记录下这一刻的温馨。
做艾馍,妻子是认真的,就像虔诚的道士要做一场超度生命的法事。洗净艾叶、翻炒花生芝麻、剁碎打浆、搅拌糯米浆、揉搓糯米团、芭蕉叶上涂油、上锅旺火蒸,每一道工序都用心做到极致,跟我母亲对待食物的看法是截然相反的。不管是做艾馍还是包粽子,又或是做月饼,妻子的原则是全家人人参与,不允许袖手旁观。
经过几个小时的劳作,当妻子端出热气腾腾的艾馍,几个孩子已经横七竖八地趴在沙发上睡着了,粉红色的佩奇静静在电视柜角落里,缺了一个轮子的托马斯仰面倒在盆栽绿萝旁边,地板上散落着二宝的一只鞋子和两件衣服,茶几上还有一瓶来不及喝完的奶茶......
如今的孩子,对这些仪式已经没有了我们当初的期待。但天地循环,万物轮回,周而复始,不会因为人们对食物对生命的态度不同而改变。此刻,春天又回来了。
编辑:审国颂陈昌恒
往期精彩回顾石才夫?诗意四月天,读一本《流水笺》
翔虹?大小天峨
故园春色——韦俊平三月水彩新作
红日?最新短篇力作《暗香》
黄伟?坚定文化自信,助推脱贫攻坚
潘莹宇?穿越从林上大道
陈昌恒?蜿蜒在山路上的黄金岁月
韦东柳?山城东兰
罗雯?印象高岭酸
莫梦霄?没有负重前行,哪得岁月静好
当瑶妹遇上满河花开,怎一个美字了得
黄格?远是风景近乃人生
疫情过后,邀你一起看遍大美罗城
从此“疫”后,让我们珍惜这些美丽和幸福
唐青麟?在都安的天空下
从都安到宜州,乡音不改,永是故乡人
韦强?“防控疫情,万众一心”主题书法作品展示
翔虹用心讲述韦波深情演绎,一个天峨女孩的温暖故事
韦于婷?我的那些花儿
荷塘花开又逢君,河池这地方美翻了
凝望?河池机场,一个吃住行乐无忧之地
审国颂?愿你历尽沧桑依然坚守善良
河池文艺圈
我为家乡代言
河池文艺圈主编审国颂
不是每个人都是作家
但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如果愿意
我在这里等候分享你的故事
河池文艺圈投稿须知1.文体不限,讲述河池人河池故事展现河池风光及民族文化的文学艺术作品(含散文、诗歌、小说、书法、美术、摄影、音乐、在校学生习作等)优先发表,字数控制在字以内,摄影组图一般不少于10张。
2.来稿请附作者简介、联系方式和个人照片一张或两张,文章如与内容相符的插图的可一并打包发送,由编辑选发。
3.作品为原创的,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chizx.com/hcsxw/7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