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期间,河池这位85后美女把ldq

退伍军人专享福利、点击咨询了解↑

有一种味道,叫妈妈的味道,那是童年最纯真的眷恋,人的一生无法忘掉的记忆。

韦新萍近照。

在宜州区石别镇三寨村关上屯,有一位名叫韦新萍的85后,她把“母亲的味道”发扬光大,创建的“冯好粽子”热销全国,有50多个贫困户在其车间就业。仅今年端午节期间,“冯好粽子”就卖出多万个,销售收入多万元,另外还有多万个粽子订单无法完成,遗憾退掉。粽子飘香的背后,是韦新萍艰难困苦、一波三折的创业历程。艰难困苦蹒跚起步韦新萍笑称自己生在全国最大的村——农村,她的家乡跟全国大多乡村一样,贫瘠而又安静,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饮水,耕田而食。韦新萍7岁之前还不能正常说话,她有语言障碍,同龄孩子高高兴兴上学时,她只有望着远处教室发呆。她嘴里经常嘟哝着,没有人知道她说什么。有一次开学,母亲到学校帮哥哥姐姐注册,韦新萍拽着母亲的衣角也去了。在学校,母亲问老师,能不能收像女儿这样的语言障碍儿童。老师拿出10个小盒叫她数,她居然准确地数出来了,虽然那么艰难。她上学了。小学一年级时,学校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本新华字典。家里穷,五毛钱的字典买不起,语文老师送一本给她。她看着老师,泪流满面,从此狠心学习语文。中考,韦新萍成绩一般,没考上重点高中,家里穷,她只有出来打工。17岁的年龄,做过酒吧服务员,帮人贴广告,最惨的时候,连续三天没饭吃,喝自来水充饥。韦新萍接受河池日报社记者采访。打工一年后,韦新萍回到校园,她在广西商业学校学习3年。中专毕业后不久,年,韦新萍便结婚了。相夫教子,粗茶淡饭,很多人喜欢这样的日子,简单而又幸福。但在家呆了5年,韦新萍又坐不住了。年,她考上了鹿寨县人民法院的书记员,这是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当很多人以为韦新萍会“安家乐业”的时候,韦新萍又折腾自己了,她在年辞掉了法院的工作,回到老家养猪、卖粽子,在许多人看来,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决定。但在韦新萍心里,这是一个深思熟虑的抉择,一个“蓄谋已久”的行动。她从小就特别喜欢吃妈妈包的粽子,记忆中除了深切的饥饿,还有粽子弥漫的香味。年元旦,韦新萍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在朋友圈晒出妈妈包的粽子,没想到,不到一个小时,多个粽子被抢订一空。很多朋友在吃了粽子后赞叹不已,纷纷要求再次订购。这让韦新萍深受启发,决定抛开一切,专心做“妈妈的味道”,推而广之,让大家都感受浓浓的母爱。一波三折九死一生韦新萍给妈妈包的粽子注册一个商标,妈妈姓冯,她包的粽子广受大家好评,粽子名称就叫“冯好”吧。做大“冯好”,没钱不行。在电视上看到桑叶蛋白质高,用桑叶养出来的猪肉质好,供不应求,年,韦新萍拿着身上仅有的5万元钱,和丈夫、自己的父母一起,在村里租了一块地,当起“猪倌”。修路、砌砖、搭棚,韦新萍把自己整成一个女汉子,猪场很快建起来。当时,阿里巴巴宜州农村淘宝招募合伙人,这正是把“冯好粽子”推出去的好时机,韦新萍马上报名,顺利通过,她一边做粽子,通过微商销售,一边养猪。但搞养殖,谈何容易。猪越大,成本越高,和不少养殖户一样,韦新萍口袋里的钱所剩无几,资金周转困难,这些活蹦乱跳的猪就要“断炊”。求爷爷告奶奶,借遍亲朋好友,所得无几。韦新萍常常把自己关在车里,一关就是几个小时,绞尽脑汁,筹措资金。为了梦想,明知利息高,她不惜在网络平台贷款,网贷金额达10多万元,每天面对不同的借款和还款,让她心力交瘁,疲惫不堪。但最大的打击还是来了,韦新萍的丈夫看不到任何希望,不留只言片语,悄然而走。年,他们结束了10年婚姻,韦新萍像激流上的浮萍,孤苦无依,随时可能倾覆。命运不相信眼泪,韦新萍要做打不死的小强。她将自己的创业历程发到朋友圈和网上,引起了网友的共鸣,不少投资者对“冯好粽子”表示投资意愿。年5月,“冯好粽子”从村里的小作坊搬到宜州区城西工业园区,为做大做强“冯好粽子”品牌迈出坚实的一步。“冯好粽子”包扎车间。韦新萍深知,创业光靠理想和热情是不够的,必须有远见卓识,有拼搏奋进的团队。为此,她专门到南宁参加总裁培训班学习,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引进价值50多万元的个微营销系统端口,相当于锁住个微商的固定资源,打造了一个先销售后产出的系统,冯好的资源瞬间庞大了起来。年,“冯好粽子”销售量为50万个,年超过万个,销售收入万元,冯好的发展看起来顺风顺水。但厄运再次降临。年底,由于种种原因,一夜之间,冯好的线上代理全部解散,韦新萍把所有代理的投资金额全部归还给他们,同期,大部分合伙人因不愿意一起承担风险选择退出。线上代理解散,销售渠道减了一大半,合伙人退出,一切面临从新开始。年,韦新萍重整旗鼓,决心在端午节来一次大翻身。但天不遂人愿,一场突如其来的猪瘟席卷全国,冯好上百万个粽子滞销,韦新萍一下又陷入绝境。机会总是留给拼搏的人。冯好良好的品牌,韦新萍吃苦耐劳、诚实可靠的优良品质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机遇。广西交投集团领导在了解到冯好的困境后,主动找上门,帮助韦新萍销掉库存的粽子。更进一步的合作是,“冯好粽子”开始进驻广西各个高速服务区,并在服务区内有了实体门店,冯好的品牌又有了新的提升。猪瘟之后,韦新萍意识到,光有线上销售,难以抵御风险,线下的销售同样重要。年,韦新萍发力线下渠道,布局线下连锁店、早餐店等市场。目前,“冯好粽子”已经进驻美加美、美宜佳、晶冠汤包等商城和早餐店,成为农投集团、农信商城等各大国企单位及集团公司的节日礼品粽子专供商。年,“冯好粽子”逆势上扬,销售粽子多万个,实现销售收入多万元。助力扶贫勇往直前

  

6月16日,端午节前夕,本报记者来到宜州城西工业园区,探访网红粽子——“冯好粽子”。一辆京东运货车停在冯好生产基地门前,工人们正在忙碌,把一箱箱包装好的粽子往车上搬。一个工人告诉记者,这车粽子将运往南宁红林大酒店。工人在给粽子加膜。当日中午,天气酷热。记者走进生产车间,包、煮、密封包装、高温杀菌,上百名工人各负其责,秩序井然。韦新萍穿梭其中,亲自监督生产各个环节,她摸了其中一袋已经煮好的粽子,对几位工人说:“这些粽子煮得有点过了,要注意。”韦新萍告诉记者,经过几年的精心打造,冯好品牌多次在全国、全区青年创业大赛中获奖。“今年端午,我们爆单了,只能接单多万个,退掉多万个粽子订单。”别小看这小小的粽子,它也能发展成一大产业,助农增收。“我们的销售收入今年将超过0万元。这背后就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需要大量的猪肉、糯米、高山板栗、绿豆,冯好的原料大都取材于当地,可以助农增收。”韦新萍说。包装好的粽子正在装车发往各地。在粽子包扎车间,58岁的兰林欢双手灵巧转动,她三四十秒钟可以包好一个粽子,在车间上班的她一个月可以挣到0多元钱。兰林欢是宜州区福龙乡凤朝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两年多以前搬到离城西工业园区不远的同福移民小区,在冯好车间实现家门口就业。“冯好粽子”吸纳50多名像兰林欢一样的贫困户就业。冯好的发展势头很好,韦新萍也有了新的计划:下半年增加一条生产线,产能是目前的7倍,员工增加五六百人,可以帮助更多的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在更长远的规划中,韦新萍还有更大的“野心”:将冯好发展成为一家上市公司,让更多的人珍惜妈妈的味道,感恩母爱的伟大。她知道这个梦想有些遥不可及,但只要努力奔跑,希望就有可能在拐角处,正如当初她从语言障碍儿童,成为侃侃而谈的励志总裁一样。

作者:河池日报社融媒体首席记者童永胜龙隆通讯员韦志国韦凌燕

点击下面《河池生活通》小程序链接,进入查看

商家入驻、营销策划、合作联系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chizx.com/hcsmj/629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